10月28日,俄罗斯西部军区新闻处宣布,该军区日前组建了俄军首支针对无人机实施电子战的常备军,并已累计添置30余架小型无人机。这也是俄军首支无人机电子作战部队,目前其他国家也尚未编制类似职能的部队,可以说是独一无二,俄军的大胆尝试不仅具有试验性质,还有启发意义。

  尽管俄军的空天军此前已经组建了20个反无人机单位,但这些单位并非专业反无人机部队,同时还担负有防空、导航、预警等任务。

  俄军新组建的这支电子战部队连级规模,位于库尔斯科州,旨在提高西部军区对抗敌方无人机和使用无人机作战的能力。具体人员包括军官、技术士官和合同兵。已经达到寿命上限的军用无人机和其他特制飞行器将作为“靶子”,用于训练无线电干扰敌方无人机。该部队的训练时长、水平和强度均超过俄军其他一般部队。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当前主流的军用和民用无人机的飞行性能、控制原理、适用目标和任务载荷等。

  从部队归属上来讲,俄国防部暂时还未透露首支专业反无人机部队将配属至集团军还是装甲部队,很有可能先期将划归四大战区下专门负责电子干扰作战的无线电对抗中心,战时再划拨给各突击方向作战部队。

  年以来,该军区已累计添置30多架“海鹰-10”和“副翼-3”小型无人机,均适合在部队周边空域协助作战。下面就重点介绍该部两款参与空中作战的无人机。

  “海鹰-10”由位于圣彼得堡的特种工艺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负责研制,是一款带有前螺旋桨的无人机,其外形接近传统的有人驾驶飞机。

  “海鹰-10”型短程无人侦察机重约16公斤,搭载高分辨率照相机、电视摄像机和红外成像仪。最大活动半径公里,巡航时速为90到千米,实用升限约为米,续航力为16小时。这种飞机通过弹射器发射,并使用降落伞回收。

  “海鹰-10”无人机的最大亮点是其模块化结构。据特种工艺设计有限责任公司介绍,其镜头无需像国外同类产品那样更换,只需将信号从摄像机切换到热成像仪,或者向无人机发出传递详细图片进行仔细研究的指令即可。这些操作可在其距基站公里远的地方飞行时直接完成。一个控制点可以同时控制4架“海鹰-10”无人机。与此同时,其中一架还可用作其它无人机的数据转发器,从而提高集体行动的总距离。

  该款无人机问世以前,俄军装备的无人侦察机主要为以色列产“鸟眼-”型和“搜索者MK2”型无人侦察机。可以说,“海鹰-10”开启了俄罗斯无人机国产化时代。

  年起,俄军开始装备首批国产“海鹰-10”型短程无人侦察机,年内共装备约50架“海鹰-10”型短程无人侦察机。按俄军当时计划,未来,陆军10个侦察旅以及所有摩托化旅、坦克旅、炮兵旅和空降兵团都将装备该款国产无人侦察机。

  更为重要的是,俄罗斯该款无人机的部署地还包括北极。由于工作温度低至零下30摄氏度,“海鹰-10”是俄罗斯近年来设计的能在恶劣的北极环境中展开工作的数种战术无人机之一。

  俄罗斯宣示所谓北极领土权和经济权的做法基本上可以追溯到年,当时普京下令在北冰洋海底插上一面俄罗斯国旗,以象征性地宣示主权。

  此后,除了对装备进行改造,使其适应极端环境外,俄罗斯军方还在该地区不断修建设施并集结兵力。

  年5月,俄宣布将重开冷战时期的几个北极空军基地。米格-31截击机已部署在摩尔曼斯克附近,以进一步为该地区提供防空保护。除了升级米-8直升机,使其适应恶劣环境外,俄罗斯还正在该地区部署若干“铠甲”-S1陆基防空系统。俄罗斯将把驻北极地区的特种部队规模扩大30%以上。年12月1日,俄罗斯北极联合战略司令部正式投入运行。此后,俄罗斯又陆续宣布了一系列加强北极军力的步骤。

  年5月,俄罗斯国防部宣布,俄已经向北极地区部署“海鹰-10”战术无人机,但没有公布具体数量。此后,俄罗斯东部军区楚科奇半岛的无人机部队已经在极地环境下试飞“海鹰-10”无人机。俄国防部介绍,这种螺旋桨战术无人机将被用于监视俄罗斯境内的海上航线,并协助进行搜救行动。

  “海鹰-10”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年,一架“海鹰-10”在乌克兰被击落。年,叙利亚反对派击落一架“海鹰-10”。接连被击落,引发俄军内部对这款无人机的质疑,但俄并没有放弃后续研发。

  年初,俄军已正式接收了能取代移动通信基站的新型无人机,后者可向用户发送短信、音频,未来还将发送短视频。这款无人机在俄军叙利亚行动中的测试相当成功。

  新型无人机是在“海鹰”-10战术无人机基础上研发而成,可以说是。它将成为更新版的RB-V“支索-3”无线电电子战系统的组成部分。虽然目前只能发送文字及音频信息,今后发送短视频应该不在话下。

  “支索-3”系统包括3架新无人机和设在“卡马斯”-货车上的指挥所。无人机的主要任务是压制移动通信基站。为此,其上配备了专门的抑制器和一次性干扰信号发射器。

  “支索-3”意在遏制GSM网络的通信,首批系统已于年列装军队,但在对付3G和4G网络时出现过一系列问题。在遏制手机基站的同时,老款“海鹰”无人机在某些情况下还能向用户发送短信。然而,若要遏制3G和4G网络、作用于智能手机时,它们就显得力不从心了。新型无人机解决了类似问题,它不但能遏制基站,还能充当临时的虚拟基站。

  倘若新无人机能暂时充当基站,那么它不只可以发送信息,还能完全控制用户手机。这就是说,它可以将用户的通话及其他信息交流都“揽到自己身上”,但对方却无法察觉。无人机的操作者可以发送短信,也可致电覆盖区域内的手机,甚至通过浏览器发送视频;用户试图上网时,可给出任何起始页面加以迷惑,就像在公共场合提供普通免费上网服务时一样。

  卡巴斯基实验室的创办人、如今担任信息监控公司总裁的纳塔利娅·卡斯佩尔斯卡娅认为,新无人机可以在屏蔽敌人手机通信的同时,让“自己人”的手机正常工作,甚至还能远程开关目标用户的手机。从理论上讲,相关系统能读取虚拟基站作用区内的所有电话号码,从而让自己人正常通话,屏蔽异己者信号,并实现远程开关机。

  但是,目前的缺点也客观存在,安装于无人机上的虚拟基站的覆盖范围通常不大,这使得其作战效能大打折扣,估计后续还会有更好的改进。

  年2月27日,俄罗斯叙冲突各方停火协调中心主任库拉连科中将宣布,俄国防部曾通过手机短信的形式,向叙境内的军事武装发送了休战申请范本。俄军方还借助短信,将人道主义通道及援助物资发送点的位置告知阿勒颇的平民。当时,城中几乎没有基站,但手机皆成功接收到了上述短信。这标志着俄军可以在任何作战环境下实施电子作战和心理战。

  而由俄罗斯喀山市埃尼克斯公司研制的“副翼-3”无人机主要用于监视地面局势,可在紧急情况、自然灾害、特大事故中使用,起飞重量2.8千克。

  “副翼-3”无人机能在全天任何时候执行军事任务并且不易被发现。与“梨式”相比,梨式无人机拥有更多功能,不仅用于在较小半径内执行空中侦察任务,还可用作无线电干扰工具。它拥有侦察无人机的标准设备:摄像机、红外成像仪、10倍放大的摄像机。其最大起飞重量是5.3公斤,最大有效载荷1公斤,最大时速为公里,可爬升至0米的高度,留空时间60-90分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eixingzhao.com/fxzpf/11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