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治疗药物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A3%8E%E6%9D%A5%E4%BA%86%C2%B7%E5%B8%A6%E4%BD%A0%E8%B5%B0%E5%87%BA%E7%99%BD%E7%99%9C%E9%A3%8E%E9%98%B4%E9%9C%BE/20783753?fr=aladdin

耳鸣产生的原因

病理性因素最常见的有以下三种:

一是外耳或中耳的听觉失灵,不能接收周围的声音,内耳所产生的微弱声音就会变得清晰可闻。

二是内耳受伤,失去了转化声音能量的功能,自身产生的微弱声音的声量就会变得较强,即使在很嘈杂的环境中都能听到。

三是来自于其他原因的耳鸣。如一些肾病患者,会使耳朵听觉器官附近的血管发生异常变化,使得血液供应和流通不畅,就会产生一些声音。年老体衰血液质量较差者也会出现耳鸣。因耳周血管的血流不畅而产生的声音,也会被听得一清二楚而形成耳鸣。

耳鸣的出现,有时也可能是某种局部病变的预兆,如位于听神经的肿瘤。其他如耳硬化症(一种发生于中耳听小骨的疾病)、耳毒性药物中毒等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耳鸣。

中医学对耳鸣的认识

中医学认为,耳鸣是多种病症的常见症状,常与耳聋合并出现,多发于中老年人,故有“聋为鸣之渐,鸣为聋之始”之说。古代医籍中对耳鸣的论述很多,如《黄帝内经》中说,“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上气不足……耳为之苦鸣”。明代医籍《景岳全书》中说:“肾气充足,则耳目聪明,若多劳伤血气,精脱肾惫,必致聋聩。故人于中年之后,每多耳鸣,如风雨,如蝉鸣,如潮声者,是皆阴衰肾亏而然。”

耳为肾之窍,耳由肾所主,其又与其他脏腑经络有着广泛的联系。因此,五脏六腑、十二经脉之气血失调皆可导致耳鸣。其中,由外感邪气、脏腑内生痰火瘀滞引起的耳鸣多为实证,由脏腑虚损、久病耗损所致的耳鸣多为虚证,其病理机制各不相同。

实证耳鸣

风邪外袭:风邪外袭,耳内经气痞塞不宣,清窍不利,故见耳鸣,多由上呼吸道感染所致。治疗当以控制上呼吸道感染为主。

肝胆火逆:多由七情内伤,肝气郁结,郁而化火,肝胆火逆,循经上蒸而致耳鸣,多属心源性耳聋。龙胆泻肝丸(汤)是中医药治疗的基本方。

气血瘀阻:气血瘀阻,闭塞耳窍所致,多由高血压、血管硬化、脑供血不足等所致。此类耳鸣的治疗,当以治疗原发性疾病为主。

虚证耳鸣

肾精不足:耳鸣而伴有腰酸、膝软、健忘等症。常服六味地黄丸、左归丸、耳聋左慈丸等中成药有一定预防和治疗作用。

肾阳亏虚:耳鸣而伴有腰酸、畏寒、肢冷等症。常服金匮肾气丸、附桂八味丸、右归丸等中成药或有一定疗效。

心脾两虚:耳鸣而伴有食少、心悸、失眠等症。若选择中成药治疗,可首选归脾丸。

弘医堂人恪守“众善奉行,诸恶莫为,立业做事,传承国粹”的行为准则,坚持“弘国医济世、奉仁德待人”的创业宗旨,以捍卫“原版中医”为己任,弘扬“敬师、传承、感恩、大爱”的企业文化,向世界人民推广和传播中华国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eixingzhao.com/fxzpf/10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