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股市早报
中国经济发展呈现出强劲韧性和巨大活力 一、国外市场 道指 欧股 黄金 美油 离岸人民币 1.56% 1.61% 0.14% 0.58% 6. 二、国内市场 新股 申购 ○戎美股份:申购代码,顶格申购需配市值16.00万元,申购上限1.60万股,申购价格33.16元,公司主营线上服饰品牌零售。 ○华润材料:申购代码,顶格申购需配市值31.00万元,申购上限3.10万股,申购价格10.45元,公司主营聚酯材料及新材料。 ○新锐股份:申购代码,顶格申购需配市值5.50万元,申购上限0.55万股,申购价格62.30元,公司主营硬质合金及工具。 ○精进电动:申购代码,顶格申购需配市值20.50万元,申购上限2.05万股,申购价格13.78元,公司主营电驱动系统。 龙虎榜 10月14日,上榜龙虎榜个股中,资金净流入最多的是中公教育,为1.43亿元。数据显示股,该股日内涨停收盘,全天换手率7.52%。具体看,华鑫上海红宝石路净买入1.04亿元。机构参与龙虎榜中个股共涉及32股,其中13股被机构净买入,德业股份被买入最多,3日净流入1.52亿元。另外19股被机构净卖出,瑞芯微被卖出最多,为4.27亿元。 融资 融券 截至10月13日,上交所融资余额报.70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18.71亿元;深交所融资余额报.58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9.97亿元;两市合计.28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28.68亿元。 沪深 港通 无 三、证券要闻 1、第一财经:国务院领导在第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暨珠江国际贸易论坛开幕式上介绍了当前中国经济形势,表示今年以来,中国经济保持平稳运行,主要宏观指标运行在合理区间。中国经济发展呈现出强劲韧性和巨大活力,有能力、有信心实现全年目标任务。我们将依托产业和市场优势,加快推动外贸创新发展,加快发展海外仓等新业态,打造一批全球贸易数字化领航区。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进一步压缩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实现自贸试验区负面清单制造业条目清零,持续放宽服务业准入,让中国始终成为外商投资的“沃土”。积极参与完善国际经贸规则,同有关各方共同推动RCEP尽早生效实施,积极推动加入CPTPP进程,商签更多高标准自由贸易协定。 2、隔夜美股:截至收盘,标普指数涨1.71%,报.26点;纳斯达克指数涨1.73%,报.43点;道琼斯指数涨1.56%,报.56点。从行业概念角度来看,医药零售、铜、半导体设备、基因编辑概念涨幅较大,氢能源、炼焦煤、海运板块跌幅靠前。 3、第一财经:13日,二十国集团(G20)在美国华盛顿召开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人民银行行长易纲以视频连线方式出席会议并发言。易纲介绍了中国近期经济金融形势,表示中国通胀总体温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将灵活精准、合理适度,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感谢意大利等G20各方对制定《G20可持续金融路线图》的支持,表示人民银行作为G20可持续金融工作组联合主席,将与各方共同做好《路线图》的落实。 4、界面新闻: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辛保安指出,做好电力保供,发挥好价格的指挥棒作用至关重要。价格在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引导资源优化配置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要从促进能源转型和电力可持续发展的大局出发,深化电价研究,推动构建科学完善的电价机制。 5、中国新闻网:工信部14日发文表示,在各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下,我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快速发展。截至年6月底,已建成各类充电桩.7万个,其中公共充电桩92.3万个、私人桩.4万个,换电站座,已形成全球最大规模的充电设施网络。整体来看,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基本支撑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但仍需加大建设力度,优化布局,提升发展水平。 6、国家统计局: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7%。其中,城市上涨0.8%,农村上涨0.2%;食品价格下降5.2%,非食品价格上涨2.0%;消费品价格上涨0.2%,服务价格上涨1.4%。9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10.7%,环比上涨1.2%;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14.3%,环比上涨1.1%。 7、e公司:10月14日,国家卫健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并印发《医院高质量发展促进行动(-年)》。文件提出:到年,建成一批发挥示医院,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形成,医疗服务区域均衡性进一步增强。聚焦新发突发重大传染病、罕见病、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瞄准精准医学、再生医学、人工智能、抗体与疫苗工程、3D打印等,有效解决医学科学领域的“卡脖子”问题。 8、新华社:国际能源署13日在巴黎发布《年世界能源展望》报告预测,全球天然气需求将在年增至4.5万亿立方米左右,年增至5.1万亿立方米。全球石油需求预计将在本世纪30年代中期稳定在日均1.04亿桶,至年开始小幅下降。全球煤炭需求到年略有上升,然后开始缓慢下降,年全球煤炭需求将比年低25%左右。 9、第一财经:记者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贾康、人大国发院城市与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况伟大、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刘璐、中国房地产数据研究中心执行院长陈晟等多位专家学者,他们普遍认为,当前市场情绪较市场实际走势更为悲观,房地产市场仍总体维持平稳和韧性,并没有整体“救市”的必要性。展望四季度的调控政策,将继续贯彻“房住不炒”,落实地方主体责任,保持政策端的持续性和微调可控,大概率没有整体触底反弹的可能性。 10、海通证券:操作策略上,建议控制仓位,静待时机,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eixingzhao.com/fxzpf/10631.html
- 上一篇文章: 如何申请AOPA娱乐飞行器教员及培训机构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