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7月,在晋中战役结束之后,徐向前兵团从四面八方包围了太原,太原已成为一座“孤岛”,与外界联系的所有地面交通全部被解放军切断,阎锡山地方政权和军队所需给养全靠空运接济。

“飞虎将军”陈纳德

就这样,解放军兵临城下,长达半年的围困开始了。在围困期间,阎锡山一方面想尽办法压缩城内的粮食消耗,另一方面恳求“飞虎将军”陈纳德,加大空运力度。

经营山西38年之久的“山西王”,肯定是要殊死一搏的。因为在太原战役前期,阎锡山以根金条作为股本,入股了陈纳德组建的“民航空运大队”,双方达成了政治上的反共联盟、经济上的合作伙伴。

阎、陈二人联手后,陈纳德立即调动20余架飞机,源源不断从上海、青岛、天津等地给太原空运军事粮食物资。

相关阅读

以根金条入股陈纳德航空公司,阎锡山为解太原之围下了血本

01城内饥荒:有人抱着金子被饿死

在当时,太原是华北的大城市,10多万守军和城内的20多万百姓,每天就需要20万斤粮食,才能维持正常供应。如果粮食断绝,纵有充足的弹药,也必然不战而败,你想,士兵们如果饿得拿不动枪,靠什么去抵挡解放军的进攻?

民国时期的太原

从古到今,在长期的围困战中,城内的粮食是维系守城的关键,阎锡山更明白这一道理,更何况,太原还是他的统治核心,保证部队的战斗力和后勤支援,首先要解决30万军民的吃饭问题。

困坐愁城,阎锡山绞尽脑汁地应对城内的饥荒:疏散城内居民,清查军队空额,裁减机关职员,士兵实行定额配给,千方百计地保证作战部队的粮食需要。

▲民国时期太原首义门前的百姓,可以看到当时的首义门前很热闹,刚出笼的蒸馍热气腾腾,谁又会想到在阎锡山的死命顽抗下,城内的百姓经受了怎样的饥荒。

但是,在围困后期,城内还是出现了严重的饥荒,市面上传说有人抱着金子被饿死,太原首义门当街卖人肉包子。由于阎锡山行政当局的严格保密,现在很难知道究竟有多少市民被饿死。

阎锡山接受美国记者采访

为了给太原守军提供更多的粮食军事物资,陈纳德的空运大队不断穿梭在太原上空,加大空运力度,持续给阎锡山“输血吸氧”。

阎锡山曾经这样说:“几个月间,我们每天都靠着太原上空的美国飞机的轰鸣声生活。我对共产党的炮声或者枪声并不感到特别烦恼,因为我确信我们能守住。”

“但是如果我不能听到飞机声,那么我就感到十分担忧。飞机意味着大米。大米意味着城市的生存。”

02绞尽脑汁:阎锡山祭出“三大手段”应对饥荒

空运大队正在空投物资

根据达成的协定,民用航空公司首先向太原空运蒋介石拨给阎锡山部队的枪支弹药,包括美国制造的毒气弹和凝固汽油弹,然后空运通信器材和药品,最后是粮食。

飞机在返程途中,还搭乘着太原重要官员的家眷子女,以及转送阎锡山盘踞山西多年搜括来的黄金等贵重物品。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围城之中的阎锡山更明白这一道理。依靠太原兵工厂昼夜不断生产的弹药,以及空运的军事物资,只能保证作战的需要,可是如果断粮了,坚守太原只能是空谈。

为了解决30万军民的粮食问题,阎锡山可是绞尽了脑汁,疏散城内居民,清查军队空额,裁减机关职员,士兵实行定额配给,首先保证作战部队的粮食需要。

02:34

①疏散城内居民。

为了减少城内的粮食消耗,阎锡山以避免炮弹伤亡为名组织疏散,将原籍在太原城外的居民和老弱病残武装护送出城,但是难民们出城容易,回城难。

这些出城难民很难通过双方的封锁线,经常是早晨离去,到晚上又回来,与守城阎军发生冲突,还有一些难民滞留于双方阵地之间,状况凄惨。

②清查部队空额,裁减机关职员。

在城内存粮日益减少的情况下,阎锡山命人清查出多达5万的军队空额,裁减1万名机关职员,停发留用官员眷属约1万人的粮食,将山西大学等大、中学校迁往北平或就地解散。

③士兵实行定额配给

这个时候,南京国民党政府调拔的大米也开始向太原空运,据记载,当时向太原运粮的费用差不多占了当时军费的四分之一。

年11月,正在吃饭的晋绥军士兵。

但是,运到太原的是粗糙的陈年“红大米”,加工出来都较粗糙,食用时很难咽吞,阎锡山的士兵们浸上点盐吃白饭,无不感觉难以下咽。

空投的粮食只保证军粮供应,每名士兵每天也只有12两的定额,民国时期的旧制:1斤是16两,1两等于31.25克,每名士兵每天的口粮还不到克。

城内机关的下层职员也经常饿肚子,虽然太原没有发生类似长春围困战中市民锐减的悲剧,但军政人员尚且如此,普通市民的境遇就更为悲惨。

03高调出镜:阎锡山“毒药照”背后的玄机

在当时的中国,陈纳德的航空公司是三家航空公司中规模最小的一个,但全力空远太原,以18架运输机,每天平均起运28架次。

国民党“中航”、“央航”,只调拨了很少飞机参加这种空运,支援阎锡山所部的任务几乎全部由陈纳德的民用航空公司承担。

为了表示与太原共存亡的决心,寻求更多的美援,阎锡山还特意让制药厂赶制了一批氰化钾毒药,分发给他的“五百基干”,不成功便成仁。

到访太原的美国记者杰克·伯恩斯.

就在这一年的秋天,有两名美国记者跟随着空运飞机来到了太原。他们是美国《生活》杂志的记者杰克·伯恩斯和罗伊·罗文,此行的目的是了解阎锡山据守太原的相关情况。

为了迎接美国记者的到来,阎锡山做了精心的准备,在会客厅里做完了访谈之后,又带着两名记者前往了自己办公和生活的场所继续接受采访。

在办公桌前,阎锡山留下著名的“毒药照”,拍照之前,还精心设计了摄影道具。

美国记者镜头下的阎锡山

照片上的阎锡山身着四星上将的戎装,端坐在桌前,瞪着凶狠的双眼,正在从盒子里倒出准备好的氰化钾毒药,“飞虎将军”陈纳德的照片放在醒目的位置。

随着阎锡山的这一亮相,同行的美国记者,拿出随身携带的照相机拍下了这个“经典画面”。

后来,这张照片刊登在美国的《生活》杂志和山西的《复兴日报》上,阎锡山还把照片特意送给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和陈纳德将军,其目的无非是寻求美国更大的军事援助。

在看到这张照片之后,陈纳德深为感动,更加大了空运军事物资的强度。

(制图/风云漫记)

从年8月到10月间,陈纳德的民用航空公司向太原空运了10万枚山炮弹、2万发子弹、支卡宾枪、20万颗手榴弹、5吨炸药、51余部无线电发报机、20余部报话两用机及其他一些通讯器材和药品。

这些军事物资的空运,大大增强了阎锡山顽抗到底的决心。

04城内修筑16个简易机场,空投“粮包”双层包扎

到了10月初,人民解放军开始对太原外围发起进攻,并逐步逼近城廓。阎锡山的部队只得退守城内。

尽管阎锡山仍在狂妄地叫嚣要“死守太原”,“一城复省,一省复国”,但是由于城内物资空虚,尤其是粮食匮乏,守城部队已是人心惶惶,空运粮食成为阎锡山死守太原的首要条件。

当时,蒋介石增拨给阎锡山的粮食全部集中在青岛,从青岛到太原的空运,一架飞机一天一般只能往返一次,装载3吨粮食。

年初,空运大队正在空投太原粮包,作业人员身上绑着安全绳,以免被甩出舱外。

为了加大空运力度,陈纳德又调遣民用航空公司的大批飞机,从青岛源源不断地向太原空运粮食。由于城郊机场已在解放军的炮火威胁之下,阎锡山在城内修筑了16个简易机场,供民用航空公司的飞机升降。

后来由于人民解放军的包围圈逐渐紧缩,连这些机场也无法降落了,于是,空运改成了空投。针对军事物资和粮食,空投做了不同的处理,弹药用降落伞投下,粮食则采用双层袋包装直接投下。

粮包最里面的一层是紧密包扎的,外面一层是松宽包裹的,这样,高空直接投下的粮食包,即使在落地的时候,受到撞击破裂,损失也不大。

然而,粮包虽然进行了里外双层的包装,但是,空投的效果并不很好,在落地时仍有破损,损失很大。

05落地有赏:飞行员冒着炮火降落,一次可得美元

这样投放粮包,对于城内迫切的粮食需求,损失是太大了,粮包在坠落的时候,撞击到建筑物上,整包粮食就散了。

为此,阎锡山致电陈纳德,要求民用航空公司的飞机能冒着炮火在太原降落,这样以来,可以完整地空运粮食,飞机在返程的过程中,还可以输送人员和贵重物品。

执行空投任务的飞机降落在太原机场

为了鼓励飞行员冒着炮火降落在机场,阎锡山做出允诺,每个飞行员降落1次可得奖金美元,落地后,当场付给现钞。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然而,当飞行员驾驶着飞机刚刚降落在机场,解放军的炮弹便覆盖过来,地面人员根本没有时间去装卸粮食,飞行员只有马上驾机升空飞走。

很显然,解放军正严密监视着陈纳德的飞机,并以密集的炮火禁止飞机降落和进行空投,最大程度地断绝城内的军事物资和粮食供应,彻底动摇守城部队的军心。

向太原空运物资的陈纳德空运大队外国飞行员

在这以后,阎锡山又提高了飞行员的赏金,但是,陈纳德手下的飞行员却无人再敢尝试降落了,毕竟,赏金再高,命却是自己的。

当时,空投已成为阎锡山获取粮弹补给的唯一来源。阎锡山每天派出千余人组成的扫粮队,分部在飞机场及其周围,专门清扫收集空投下来的粮食。

经常有从天而降的麻袋包砸坏民房,一些抢粮的市民被扫粮队打得头破血流,城外空投场的士兵还曾向抢粮的饥民开枪射击。

在太原被围的日子里,阎锡山的会客厅里一直悬挂着陈纳德的大幅着色照片,这个山西土皇帝把太原的存亡,寄托在陈纳德和他的民用航空公司之上了。

06阎锡山宣称:依靠陈纳德的空运,我们能守住太原

太原被围后,粮食供应能否保障是阎锡山固守太原的关键,太原战役之所以提前13天发起,就是因为阎军频繁地出城抢粮。

守城部队正在机场卸下粮食弹药

随着解放军四野炮兵一师抵达太原,我军炮火控制太原所有的飞机场后,陈纳德的飞机从此很少降落,物资主要依靠空投。

到太原战役后期,市内酒厂醋厂库存的糟糠和油房的豆饼也成了抢手货,一块豆饼最贵时卖到二三十块银元,一些市民一天只吃一顿豆饼,连野菜都没有。

孤城太原,空投成了城内唯一的粮食物资来源,据统计,从10月太原被围到次年4月解放,陈纳德民用航空公司的飞机没有一天间断,持续运送粮食弹药,其中仅粮食就运送了2余万斤。

阎锡山这样说:“只要陈纳德支援我们,我保证太原万无一失。”

虽然,依靠陈纳德的空运,阎锡山的军粮虽然基本得到解决,但普通士兵因为长期吃不到蔬菜而患上夜盲症,一到天黑就看不到东西。

年2月14日,阎锡山经青岛再赴南京请求援助,途中先到青岛拜会了美军舰队司令白吉尔,与他就美军出兵的可能性与国际形势进行探讨。

在返回的时候,阎锡山购买了一批干带鱼,以解决士兵缺乏营养问题。可是那知道,带鱼下发部队后,士兵们都不知道带鱼的吃法,只在火上烤烤就撕着吃,并没有解决夜盲的问题。

在抗战时期,曾经率领“飞虎队”痛击日军,并立下赫赫战战功的陈纳德,在抗战胜利后,为什么积极参与国共两党的作战,不遗余力地支持蒋介石和阎锡山呢?

其实,在战争后期,陈纳德已不满足于只是向太原城空投粮食物资了,他计划用所属的民用航空公司飞机,赤膊上阵,直接阻止解放军向太原的进攻。(未完待续)

07好文分享

阎锡山坚守太原的时候,空运棺材,分发毒药,还有一个“五百壮士”计划,可是如何完成目标,他想出一个办法;败退台湾之际,阎锡山做国民党行政院长,可仔细想来,这只是他人生的残阳余晖。

更多的精彩内容,请阅读作者“历史店”撰写的专栏:阎锡山:民国“老狐狸经”的智慧。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eixingzhao.com/fxzjs/11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