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个问题存在一定的误解。下面从两个方面来回答一下:

1、民用无人机并不是等于消费级无人机或者航模;

按目前产业界公认的划分标准,民用无人机可以包括工业级无人机和消费级无人机两大类,航模则是不在无人机范畴。消费级无人机就是一些面向个人用户的小型无人机产品,比如大疆精灵、御等系列的小四旋翼航拍无人机,这些无人机产品受到自身产品定位、成本控制、以及电池特性的综合限制,一般航时宣称30-35分钟,但是实际上大多数在20-25分钟范围。

工业级无人机则相对于消费级无人机而言技术难度和性能方面都有所加大,其用户也是多样化的,包括植保、安防、勘探、测绘、气象等等,由于不同客户的要求是大相径庭的,因此工业级无人机几乎都是“私人订制”版本,小批量生产为主,很少能像大疆航拍无人机那样做成通用版本,大批量生产。说到航时,工业级无人机航时范围就比较大了,电动植保多旋翼无人机一般10-15分钟,油动多旋翼一般可以达到1-2个小时,固定翼工业级无人机航时更长一些,2-4个小时都是起步价,还可以4-6个小时,少数系留无人机可以达到24小时以上。

2、消费级无人机普遍使用的聚合物锂电池能量密度还是偏低,比汽油这样的燃料要低两个数量级以上。因此,但凡是采用燃油动力的无人机,都要比同样起飞重量、同样气动布局的电动无人机要飞的更长更好。

在现有的技术水平之下,对于最为常见的消费级四旋翼无人机,采用的电池大多都是3S/4S15C-mah的电池,重量方面都是g左右,配上这种气动效率比较差的四旋翼布局,也就是25分钟左右的航时了。

所以说,无人机法规没有对航时进行制约,而是技术原因。

并不是政策限制,是因为技术限制住了无人机航时的前进脚步。总之一句话就是电池以常规情况撑死半个小时,当电池满足不了需要的时候很多人都会想到发动机。确实,发动机的优势就是动力足,续航时间长,但是问题也就来了,油机响应,可靠性,震动都是大问题。而且还容易出问题。我知道有一家多旋翼无人机公司好像叫:大壮无人机。他们公司也就是做油电的,一个机臂一个发动机。还有成都中科灵动。他们的飞机我亲自飞过分钟。也就是两小时又十几分钟。确实厉害。但是相对依靠电作为能源的飞机响应快,可靠性高。噪音小。没什么污染。以后等电池取得了革命性的突破,肯定无人机还是会选择清洁能源。

规定显示:对于已经拥有无人机的单位和个人,需在8月31日前完成实名登记。如果未按规定实施实名登记和粘贴登记标志,其行为将被视为违反法规的非法行为,其无人机的使用将受影响.

《管理办法》指出,需要通过立法明确(无人机飞行)相关法律责任,对违法违规行为予以惩戒。统《管理办法》对无人机驾驶员的处罚款额最低元,最高0元,处罚规则如下:

在室内或拦网内等隔离空间飞行外,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应当在成年人的陪同下飞行无人机。无人机驾驶员饮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的,不得飞行无人机。无人机驾驶员有饮酒、醉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嫌疑的,应当接受测试、检验。违反该规定的无人机驾驶员,将由公安机关责令改正,并处元罚款.

违规操控无人机飞行的驾驶员,由公安机关处元罚款。

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无人机改装、系统破解等服务或者篡改无人机产品标识的,由公安机关对单位处00元罚款,对个人处元罚款;情节严重的,对单位处00元罚款,对个人处0元罚款。

改装、破解无人机或者篡改无人机产品标识的,由公安机关责令改正,并处元罚款。

手机扫一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eixingzhao.com/fxzzp/5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