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月9日凌晨、福州军区空军副参谋长曾幼诚刚来到指挥所,就接到了福建空军指挥所主任皮定均的“福建守备师有三个败类叛逃到马祖岛了!”

福州军区空军副司令员皮定均

曾幼诚听到这个消息十分震怒,自从建国以来我军还没有发生过如此恶劣的叛逃事件。他立刻把情况汇报给了空军司令员,司令员认为案情重大如果处理不当影响极坏,随即上报请示周总理。

马祖岛距离台湾很近,三个叛徒随时都会被送到台湾,因此周总理果断下达了命令:根据情况办,如果能够能拦截最好,但一定要将我军战士们的安全放在第一位。

“F”登陆艇

年1月8晚上,福建军区守备7师一艘舷号为“F”的50吨小型登陆艇,从福建马尾出发去往霞浦,给霞浦守军送军需物资和食品。

艇上有柴油54桶、子弹和手榴弹共24箱、冲锋枪数把、军用海图、生活物资等等,当时舰艇以10节左右的速度向东北方向行驶。

看似风平浪静的一个晚上,而艇上的吴文献、吴春富和吴珍加这3名心怀不轨的败类,却已经开始策划杀害艇上战友,然后叛逃台湾。

这三人是来自福建莆田的同族兄弟,当时吴文献是登陆艇上的领航员,吴珍加和吴春富分别担任轮机员和枪炮手,他们都占据着船上重要的岗位。

叛徒和国民党见面

当初,他们选择当兵,就不是为了保家卫国,而是为了能捞一点好处。在船上占据重要地位之后,他们便开始利用职务之便中饱私囊,因为我军纪律森严,他们能拿到的好处太少,于是这三个败类居然萌生了叛离我军的想法。

他们经常收听台湾的敌方电台,电台里声音甜美的女播音员告诉他们:“只要你们投降,我们这边有数不清的黄金,还有高官厚禄,后半生更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禁不住诱惑的三兄弟,最终迈出了十恶不赦的一步,他们打算杀掉船上所有的战友,然后驾船叛逃台湾。

1月8日晚,当登陆艇行驶到马祖海域时,由于此处有国民党的雷达监控,为避免被发现,我们的登陆艇按照计划实行灯火管制,在黑暗中航行。

国民党安排三个叛徒理发

此时艇上非常安静,除了艇长甘久郎在驾驶台,其余战士都睡着了,吴氏兄弟见根本没人警惕,立刻准备实施阴谋。

他们先是悄悄来到驾驶台,杀害了毫无防备的艇长甘久郎,接着吴文献打开了存放枪支的武器柜,把冲锋枪分发给吴珍加和吴春富。之后他们又来到我军战士们休息的地方,用冲锋枪将剩下的6名战士全部杀害。

之后,三个叛徒把这艘登陆艇开向了马祖海域,在登陆艇的桅杆上系了一块白布示意投降,马祖岛的国民党看到他们来投降,便让登陆艇进入了马祖港。

吴文献等人入港以后,立刻放下了手中的武器,表示自己是来“投诚”的,还厚颜无耻地让国民党士兵察看被他们杀害的我军战士,希望以此表达自己的“诚意”。

叛徒准备登机

消息传到台湾,蒋经国非常高兴,立刻派人将这三个叛徒安排到了接待所,还让他们洗澡、照相、理发、挂上欢迎的条幅,并且允诺会在他们平安到达台湾后,给每个人发放黄金作为奖励。

欣喜若狂的国民党“国防部”得知消息后,立刻派出了一架C-47运输机飞到马祖,打算在1月9日上午8点半左右降落,将三个叛徒接回台湾,然后召开新闻发布会,趁机鼓吹自己的政策有多么诱人,同时贬低我军形象。

不过,他们显然低估了我军,事情也没有按照他们的预想发展。

C-47在降落到马祖的时候,因为起落架断裂,导致机头受损,暂时无法把三个叛徒送到台湾,国民党那边只好又派了一架PBY水陆两用飞机飞往马祖,修复受损的C-47。

跟随PBY一起来的,除了维修设备,还有很多“中央社”的记者和情报部的人,他们都想抢占先机,获得第一手采访资料。

PBY到达马祖后,维修人员经过检查认定C-47损毁严重,肯定不可能正常起飞,他们提出可以用PBY把叛徒运回去,但这架飞机最多只能装载8个人。

一听这话,记者和情报部门的人都慌了,他们来到这里就是为了抢新闻,到最后人却回不去了,一旦我军来了,他们就插翅也难逃,所以这些人坚决不肯让PBY起飞。

为了让吴文献等人能尽快回到台湾,也为了平息纷争,台湾方面只好又派来了第三架飞机——HU-16信天翁专机,在中午12点多到达了马祖。

这样看来一切都“准备就绪”,国民党自以为自己手脚快,做事周到缜密,一定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三个叛徒送到台湾,却不知我军早已掌握了他们的动向,一场空海搏杀即将展开。

周总理的命令下达后,福建空军负责执行本次行动,指挥所的同志们通过分析,认为坐船到台湾太明目张胆,国民党不会蠢到派船来接叛徒,他们只有可能通过飞机来接走叛徒。

这个判断十分准确,随后指挥所又掌握了国民党派来的飞机数量,从而制定了针对拦截叛徒的空战计划。

曾幼诚中将

我军从24师派出了4架飞机进行拦截,其中两架歼-6负责掩护,由杨才兴和沈学礼驾驶,两架歼-5负责进攻,由李纯光和胡英法驾驶。

歼-5是高亚音速战斗机,具有作战灵活、便于操纵、火力强大等优点,歼-6式战斗机则是仿制苏联的米格-19战斗机,是由沈阳飞机制造厂制造的第一代超音速战斗机,是我军当时的主力飞机。

虽然这些飞机与当时的一些国家相比,在技术上有明显的不足,但应付国民党的F-战斗机绰绰有余,国民党空军的战斗能力更是不值一提。

国民党一向喜欢抱美国的大腿,可美国人出售给国民党的F-战斗机,在制造之初就有很多隐患。

当初飞机制造商出于盈利的目的,没有把这些隐患说出来,因此造成了很多飞行事故,后来美国人意识到问题严重,对飞机进行了重新设计,但是依然没有飞行员敢拿命去驾驶它。

F-很快被美国空军淘汰,随后“不讲武德”的美国人把F-战斗机出售给了台湾国民党空军。

这就是国民党眼中的“好战友”,自己淘汰的飞机哪怕是隐患百出,也不会白送给你,还要趁机讹一笔钱,国民党对此却甘之如饴。

蒋介石和麦克阿瑟

指挥所在当天中午12时完成了拦截计划的制定,还在短短几个小时之内,解决了两个棘手的问题。

之前空军作战,是通过地面指挥控制战斗机的方式进行,但此次为了避免被国民党察觉,空军作战需要保持无线电静默。

经过多方采纳意见,我军选择通过敲打无线电报话机上的一个按钮,发出电信号来与飞行员保持通信,提醒飞行员何时作战。

无线电的问题成功解决后,考虑到国民党派来的飞机会贴着水面飞行,而我们的雷达有盲区,照不到水上飞机,因此我军果断联系相关部门,把距离马祖岛最近的平潭岛上的雷达,作为本次作战的专用雷达,由仰角调为俯角,全天盯着马祖岛上的国民党飞机。

平潭岛

这两个问题一解决,国民党就算有通天的本领,也保不住飞机上的叛徒。

敌人显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命运,他们在当天下午安排了新闻记者和三个叛徒,一起登上HU-16信天翁专机,同时释放出干扰信号,试图扰乱我军的雷达。

当然他们也不是傻子,为防止我军拦截,在HU-16起飞前,还特意安排了之前的那架PBY飞机飞行,想以此试探我军的反应。

PBY一起飞,平潭岛上的雷达监测员就向副参谋长曾幼诚进行了汇报,曾幼诚下达了作战命令,所有驾驶员进入驾驶舱严阵以待。

我军作战飞机

曾幼诚有着敏锐的洞察能力,他通过观察发现,敌人的这架飞机飞得很高,似乎根本不害怕会被打下来。

曾幼诚略微一思索,就明白了敌人的意图,这很有可能就是“障眼法”,只是想要试探我们的反应罢了。而且,随着PBY越飞越远,国民党仍然处于高度戒备的状态,这更说明叛徒还在马祖岛上。

苏联米格-15战斗机

敌我双方剑拔弩张,而最紧张的还是我们的飞行员,在这样严肃的时刻,让他们安静等待却迟迟不下达作战命令,对飞行员来说本身就是一种煎熬。

飞行员李纯光不怕作战,但迟迟不下达命令却使他越来越焦虑。为此曾幼诚将军特意与他通了电话,聊了一些家常,知道李纯光喜欢打篮球,就和他聊篮球分散注意力,渐渐的李纯光也就没有那么紧张了。

飞行员全副武装,克服了各种困难,马祖岛上的国民党军见我军没有反应,于是判断我军没有什么防范,可以准备起飞。

1月9日下午15时35分,HU-16信天翁专机从水面上一跃而起,而我方雷达监测员立刻发现了它,并向上级汇报了情况:敌方HU-16信天翁专机,航速-公里每小时,向台湾方向驶去。

解放军空军老照片

焦灼的等待了许久,曾幼诚终于下达了作战命令,李纯光和胡英法的战斗机犹如离弦之箭,迅速冲出跑道,飞向了马祖港,负责掩护任务的歼-6飞行员杨才兴和沈学礼升上高空,准备拦截有可能飞来的敌机。

我军的飞机始终保持多米的高度低空高速飞行,这样敌机并没有发现我们。两人飞到闽江口时,敌机距离台湾还有公里,按照之前安排好的无线电静默方式,地面指挥员通过按钮发出信号,引导飞行员修正航向。

下午3点51分,胡英法发现了敌机,他对李纯光说了三个字:“看见了。”李纯光则回应他:“你上去吧。”

李纯光(左)和胡英法

胡英法立刻向敌机打出了第一炮,很遗憾没有打中,他没有慌张,立刻调整姿态发起了第二次攻击,这次虽然打中了敌机的机尾,但还是没有对敌机造成太大的伤害。

李纯光也迅速冲了上去连开两炮,第一炮没有打中,第二炮则直接打中了敌机的左侧发动机。

敌军飞机因为没有武器,飞行员只能疯狂请求支援,然而他们派来护航的F-战斗机早已经被拦截。

敌人的飞行员垂死挣扎,他不断降低速度,希望我军飞机因为低空高速飞行而失速坠毁。

生死时刻,李纯光顾不得个人安危,向右压了一个坡度,将间隔拉开,又迅速绕到了敌机后方,将敌机紧紧咬住。

同时李纯光将飞行速度提高到了公里每小时,失速已经达到公里每小时,这是歼-5的极限。

李纯光冷静的瞄准了敌机,精准开火,只听一声巨响过后,HU-16被击中,三名无耻的败类连同国民党高官要员、新闻记者等17人全部葬身大海。

水上飞机

此时距离吴文献三人叛逃,仅仅过去了16个小时,我空军以完美的一击,打碎了叛徒们的黄金梦,也打碎了国民党的痴心妄想,为我军牺牲的战士报仇雪恨。

年1月10日,《人民日报》发布了一则信息:“1月9日下午,我军空军部队于华东地区上空击落一架美制蒋机,该飞机残骸落海,机上无一人生还。”

参考文献

《空海搏杀十六小时—击落叛徒座机始末》

《人民日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eixingzhao.com/fxzzmp/12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