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飞天是人类永恒的梦想,虽然直到最近多年才实现,但是在此之前人类已经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比如设计飞行器的图纸,研究飞行的科学技术原理。在历史上,还留下了一些经典的飞行器设计图纸,比如国友一贯斋的阿鼻机流大鸟秘术,虽然能媲美于达芬奇的单人飞鸟,但它却存在一个缺陷,究竟有什么问题呢?下面小编就来给您揭秘:在很多资料中,都表示飞机是美国工程师莱特兄弟于年发明,其实这并不是唯一答案,因为飞机的发明者还存在争议。比如,法国人认为飞机是法国工程师克雷芒·阿德尔在年发明的,比莱特兄弟要早13年;还有人认为,莱特兄弟和克雷芒·阿德尔发明根本就不是飞机,真正意义上的飞机是在年巴西飞行家桑托斯—杜蒙特发明的14BIS号。不管怎么说,虽然最早的飞机存在争议,但最早设计飞行器的人毫无疑问是达芬奇。对于达芬奇很多人都十分熟悉,他不仅是欧洲伟大的画家,还是杰出的科学家。19世纪初,一位美国科学家在米兰图书馆查找资料,无意中翻出一张绘制于年图纸,内容明显可见是一种螺旋式飞行器单人飞鸟,人站在底盘上以钢丝控制方向,而它的作者就是达芬奇。后来科学家们经过研究,确实达芬奇的这张图纸是世界上最早的飞行器设计构想,虽然他并没有将其变为现实,但是也给我们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还将它看成是现代直升飞机的“鼻祖”。值得一提的是,在年3月,日本长滨市的考古学家在整理国友一贯斋留下的文稿资料时,意外发现了古老的飞行器设计图纸,比达芬奇设计的飞行器还要先进。国友一贯斋(年-年)是江户时代杰出的发明家,因此考古学家们对他的遗物也十分重视,所以才能让这件飞行器设计图纸重见天日,即阿鼻机流大鸟秘术(音译)。在一开始,阿鼻机流大鸟秘术分散在一本书的好几页当中,因为都是零散的图纸,所以考古学家们都看不出所以然,但后来有人突发奇想将它们拼在一起,于是就有了一个惊奇的发现。零散图纸拼在一起之后,竟然是一只展开双翅的大鸟,但不过仔细一看又不是鸟,因为除了尾部和翅膀像鸟之外,其他地方都是工业设计的零部件结构。考古学家们都成了丈二和尚,琢磨了半天才反应过来,确定这是一件基于仿生学设计的飞行器图纸。后来,考古学家又在林林总总的资料中,找到关于这件图纸的解释,就叫做阿鼻机流大鸟,可以称作是一种飞行器。按照图纸的设计,飞行器有一个底盘,两侧安装双翼,后侧安装尾翼,这样的设计灵感完全来自鸟儿。在底盘上部算是驾驶舱,为单人驾舱模式,里面有传动结构带动双翼上下煽动,尾翼也能通过连接杆控制。根据图纸的比例,如果完全制造出来之后,它长约6米,宽约13米,在当时来说俨然是个庞然大物。问题来了,阿鼻机流大鸟飞行器真的能飞吗?在阿鼻机流大鸟走红之后,很多航空学家就对它进行过讨论和研究,他们对其利用仿生学的想法给予了高度肯定,但是并不认为它能够实现人类飞天的梦想。首先,阿鼻机流大鸟秘术并没有解释清楚动力来源,我们都知道汽车要跑就需要有发动机,而飞机要想飞天肯定也需要航空发动机,但是阿鼻机流大鸟只说煽动双翼,难道是驾驶员手动操作充当发动机吗?显然这是不合理的,因为人不是机器,也许用胳膊扇几下后,就没有力气了,其次,飞机要想平稳升空,还要考虑空气动力学结构,而阿鼻机流大鸟的设计显然不具备。另外其他的缺陷还有不少,总之阿鼻机流大鸟只能说是一架“纸上飞机”。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将阿鼻机流大鸟一票否决,因为它代表了人类飞天梦想的又一次尝试,虽然没有成功,但是让我们距离成功又更近了一步,正所谓“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可以让我们看得更远”。另外,如果不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阿鼻机流大鸟秘术也是一件珍贵的文物资料。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刘立江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eixingzhao.com/fxzpf/13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