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空军支援不利,陆军怒了秘密造战机,
作者:虹摄库尔斯克 在人们印象中,美国陆军的航空兵主要装备的除了一些固定翼的勤务机之外,主要是各式各样的直升机、武装直升机等。而在美国军种争斗中,陆军也甘拜下风,将所有的固定翼战机都收归了空军所有,相比较,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都有自己的战斗机、攻击机等固定翼战机。 事实上,嚣张的美国空军曾经就是美国陆军航空队,在年独立出来后,立马变身“白眼狼”,在军种争斗中处处与老东家陆军老大哥作对,坚决不允许陆军拥有战斗机、攻击机等固定翼战机,甚至将“魔爪”伸向海军、海军陆战队,希望将所有空中作战力量都归空军所有。 然而,海军和海军陆战队的力量盘根错节,空军没有得逞,而陆军虽然根据当时空军成立时的协定将所有固定翼战机都给了空军,但却在随后的冷战时期偷偷发展出了一种性能不错的固定翼战机,这就是OV-1“莫霍克”侦察/攻击机,这也是美国陆军历史上很特殊的一种机型。 图片:美国陆军涂装的OV-1“莫霍克”侦察/攻击机。 后,美国陆军对空军的支援不及时颇有微词,而那些高高在上的空军飞行员也对下面的美国大兵所处战场环境并不了解,空对地的近距离支援作战效果并不是 。 因此美国陆军就想着自己也搞一款攻击机,下次再打起来的时候就自己支援自己。而由于相关协定,美国陆军不被允许发展固定翼作战飞机。 于是以研制螺旋桨侦察机为幌子,开始了OV-1“莫霍克”飞机的研制,要求这种双发螺旋桨飞机在野战机场、护航航母上能够短距起降(难道美国陆军也和旧日本陆军一样想造航母?) 格鲁曼公司接了这个活。年,造出了内部原型机G-并进行了首飞。陆军以其传统的印第安部落的命名方式将这款飞机命名为“蒙托克”,后改为“莫霍克”。从外观上看,这架飞机好似一只“蜻蜓”,硕大的驾驶舱非常突出,机鼻下塌,两名乘员并排而坐,这样的设计目的是为驾驶员提供更加开阔的视野。 图片:硕大的驾驶舱。 这种飞机的起飞距离只有米,可以实现短距起飞,续航时间2.4小时左右,如果使用副油箱,续航时间能够维持在4.3小时左右, 飞行速度公里/时,航程公里,实用升限米。 早期陆军订购的型号大多数都是以侦察机为主,装备有KA-30照相机、AN/UAS-4红外摄像机、照明吊舱和AN/APS-94侧视机载雷达。 空军看到陆军只是造了一种侦察机,也没有太在意。 图片:士兵坐在很有特色的AN/APS-94侧视机载雷达上,外形就像一根棍子。 越南战争爆发后,OV-1开始被投入到前线战场。 在这天高皇帝远的地方,陆军就开始了为OV-1进行武装化的进程,并赋予了JOV-1A的代号,其中J代表的是一种战场紧急改装,谅你空军也不会拿士兵们战场改装的飞机说事。 JOV-1A不但装上了各种口径的机枪,还挂上了LAU-32/A和“祖尼”火箭弹。 这还不算,陆军好不容易有一架可以用的攻击机,怎么会就装这么点东西,随后陆军又把凝固汽油弹、“响尾蛇”空对空导弹、反辐射导弹等武器陆续搬到了这架轻型飞机之上,这一系列“骚”操作可让空军抓到了把柄!“一纸诉状”又把陆军给告了,最终在五角大楼的压力之下,这架飞机的武装版只配备有机炮和火箭发射巢。 看来不作死不会死用在美国陆军身上确实不冤枉! 图片:挂满火箭弹的JOV-1A,就像是一架小A-10攻击机。 在越南上空,“莫霍克”不仅可以为陆军指挥官提供实时准确的情报,挂上武器就是一款攻击机,在关键时刻还被拉去担任空中运输机的任务。 该机的机动性能和低空飞行能力出色,发动机的声音非常小,往往已经临空对手还没有察觉,因此它也被冠以“低语死神”的称号。 据称在年2月,该机曾经使用火箭弹和机炮将一架北越米格-17喷气式战斗机击落。在整个越南战争中,共有65架OV-1飞机因事故坠毁,其中只有一架是被越方的战机击落的。 图片:曾经击落一架米格-17喷气式战斗机。 该机还广泛出口欧洲、拉美地区。 年海湾战争爆发后,这种飞机还曾经一同参战,直到年才全部退役。而据悉在年的时候,还有一部分OV-1被解封,继续用于中东作战,可谓是老当益壮。 图片:海湾战争时期的OV-1侦察/攻击机。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eixingzhao.com/fxzpf/11771.html
- 上一篇文章: 零战克星,双身恶魔P38闪电战斗机
- 下一篇文章: 被换机型并非坏事打卡空中女皇波音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