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岁牛津毕业,啃老10年,最后却把父母
41岁牛津毕业,啃老10年,却把父母告上法庭 为什么父母辛苦养育,却被孩子仇恨? 牛津大学毕业、律师专业、家境富裕......这样的个人履历,在很多人眼中简直就是“王炸”!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住在英国伦敦市中心百万英镑豪宅里的他,不仅没有成为大家眼中的上层精英,竟然已经失业长达10年,靠啃老为生。更荒诞的是,据《每日邮报》报道,西迪基把年迈的父母告上法庭,向他们讨要终身抚养费。(图片来源于thesun.co.uk)西迪基从牛津大学布雷齐诺斯学院(BrasenoseCollege)毕业后,先后待过好几家律师事务所。从年起,就一直处于失业状态,住在父母名下市值英镑的豪宅,每个星期西迪基还会向父母索要过英镑(约合人民币元)的生活费。看着儿子长期浑浑噩噩的生活,父母百般劝说希望他能重新找法律相关的工作。多次劝说无果,父母决定减少他的生活费,逼他出去找工作。没想到的是儿子却把父母告上了法庭,声称自己没有工作,不能独立生活,要求富有的父母抚养自己。最终法官驳回了他的申诉,但他又把自己的现状归结于父母教育的失职,让他度过了一个“无比脆弱的童年”,并要求父母给予终生经济支持。与此同时,3年前他还告了自己的母校,说他没成为国际贸易法律师,是由于学校误人子弟,没给他一等的毕业成绩,以致他和同学收入差距达百万英镑。很多网友看不下去纷纷表示:太会甩锅了,41岁还要父母养老,简直就是人间巨婴!为什么父母精心培养的名校毕业生,到头来却不肯独立面对社会,甚至对父母充满仇恨呢?或许很大部分原因在于,我们往往只记得培养一个高分数、高学历的孩子,却忘记教会孩子独立面对世界的能力和勇气。其实,类似这样的“啃老”案例比比皆是,《纽约邮报》等多家媒体曾报道,美国纽约一对夫妇把他们30岁的“啃老”儿子告上法庭并要求其搬离他们的房子。(图片来源于百度新闻)因为这位“巨婴”失业多年住在父母家中,从来没有付租金,也不肯帮忙做家务,又拒绝父母给予金钱离家自立。在此之前,父母已给他发过5份搬家通知,但儿子完全无视,夫妻俩无奈被迫请求法院采取强制措施。而这位30岁的“啃老”儿子则表示不满,声称会继续上诉。儿子的理由是:父母有房有车,我没有生活能力,你养我有什么不对?!很多时候,社会才是检验一个人的终极标准。当缺乏独立生活能力的孩子步入社会后,必然会面临各种问题。面对成年巨婴的孩子,很多父母往往会苦不堪言,但追其根源,如果能在孩子成长的早期阶段注重培养独立性,或许就不用等到孩子成年后自食其果。在孩子的成长中,比分数更重要的是,教会孩子独立成长的能力,让他们能够独自飞翔。只有这样当孩子长大成人后,才不至于因无法独立生活,而怨恨父母。父母的溺爱,正在悄悄剪断孩子飞翔的翅膀之前,媒体报道过一则#48岁啃老海归宅家7年,80岁老母亲状告儿子#的新闻,让很多人唏嘘不已。48岁的儿子海归硕士毕业后,一直不肯工作,整天靠着母亲给的生活费度日。但是母亲已经82岁,还患有尿毒症,无法继续供养儿子的日常开支,苦苦哀求儿子出去工作。(图片来源北京头条微博截图)无奈之下,只能把儿子告上法庭。可是律师告诉她,哪怕胜诉法院也无法逼迫儿子去工作。最后,这位母亲哭着说:我教育不对,样样包办,他从小样样现成的,依赖惯了,是我毁了他……著名思想家卢梭曾说:你知道运用什么方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为不幸的人吗?这个方法就是对他百依百顺。有人说,把孩子养成巨婴,不仅坑了孩子,更苦了父母。在电视剧《都挺好》苏明成就说过这么一段话:从小到大,我要什么妈都给我,钱都是我妈给我的,买房是我妈说让买的,办喜酒是我妈说要办的。可是妈走了,我就成废物了!(图片来源电视剧《都挺好》视频截图)苏明成在母亲的溺爱中,习惯凡事依赖母亲,结果当母亲去世后却发现自己什么都不会,活成了一个“巨婴”。这个时候,他回头来责怪母亲,已经太晚了。每个成年“巨婴”的背后,都站着无原则溺爱的父母,是父母的溺爱,剪断了他们飞翔的翅膀。在本该帮助孩子练就一身本领的年龄,父母一味地溺爱,只会让孩子失去自我成长的机会。(如果您想要咨询关于国际学校的全面信息,请拨打--;或添加择校小助手[ID:yuanboguoji]为好友,进行一对一咨询) 其实,孩子的长大,是一个逐步面对外部世界的过程。相比溺爱,早早教会孩子独立生活的技能和勇气,孩子才更有可能拥抱美好的人生。 之前,媒体报道过一则#9岁男童凌晨起床帮父母卖菜#的新闻,感动无数网友。寒假期间,小男孩体谅父母工作辛苦,凌晨起床帮父母卖菜。他表示虽然很辛苦,但是能帮父母干活很开心。(图片来源于微博截图) 我们可以看到,父母不溺爱孩子,反而让孩子走出来一条独立自强、懂得感恩的路。一个活在父母羽翼之下的孩子,无论多少岁,都不可能真正长大。为人父母,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引导孩子自我成长,培养他们自力更生的能力,让他们在步入社会前早早学会独自飞翔。聪明的父母,懂得教会孩子如何飞翔央视曾报道过一则#盲人高考分被央视民族大学录取#的新闻,很多人都被盲人考生昂子喻的事迹感动到了,更让人羡慕的是,他拥有一对好父母。(图片来源 中国新闻网微博截图)3岁时昂子喻被诊断出患有先天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的眼疾,医生说视力会逐渐下降,吃药只会缓解失明程度。面对儿子失明的噩耗,父母没有放弃,帮助儿子接受失明的事实,并积极引导儿子独立生活和学习。从独立穿衣做饭,到外出出行,再到读书写字等,每一项生活技能都让儿子早早学会,为得是能让儿子提前适应失明的世界。在父母的引导和帮助下,昂子喻越来越独立自信,最终以分被央视民族大学录取。在采访中昂子喻谈到,是父母让我学会独立成长,让我有勇气面对未来。一个人真正的长大,需要自己学会飞翔。作为父母,唯有早早学会放手,教会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他们才有可能拥抱美好的人生。1.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技能在综艺节目《少年说》中,一个男孩在讲台上对妈妈说:我不想再做家务了!在孩子看来,自己是小孩子只用学习就够了,不用做家务。结果妈妈拒绝说:家务是生活的一部分,你已经长大了,必须承担!(图片来源于节目《少年说》视频截图)基本的生活技能,往往是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中容易忽视的。但事实上,当孩子独自面对生活时,这些必备的生活技能至关重要,直接决定着孩子的生活质量。父母要教会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收拾房间、洗衣服、做饭、洗碗等,只有这样当孩子出国留学或是独自生活时,才能更好地照顾自己。(如果您想要咨询关于国际学校的全面信息,请拨打--;或添加择校小助手[ID:yuanboguoji]为好友,进行一对一咨询)2.学会放手,让孩子独立面对挑战在BBC纪录片《生命故事》中有这样一个令人震撼的片段:一种名为白颊黑雁的鸟,为了让鸟宝宝学会飞翔,鸟妈妈会把它们推下百米悬崖。因为在悬崖上,要生存下来必须学会飞翔。鸟妈妈看似绝情的举动,实际上是在锻炼孩子独立飞翔的能力。(来源于腾讯视频BBC纪录片《生命故事》)这大概就是生命成长的故事,只有放手让孩子迎接挑战,他才能学会独自飞翔。而这个放手的背后,是父母对孩子能力的信任和支持。在孩子的成长中,父母要学会放手,不要事事包办,让孩子自己去面对生活的挑战。当孩子能够克服对父母的依赖,学会独立思考,独自面对困难,才算真正的长大。3.丰富孩子的精神世界,培养独立的人格高晓松在节目中曾说,是母亲教会我诗和远方。在他的成长经历中,母亲经常鼓励他多读书、多旅游、多思考,相比其他同年人,高晓松在青少年时期就已经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经常和母亲一起讨论生活中的所见所感。而正是这份丰富的精神内核,支撑着他走得更远。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除了生活上的独立,思想独立也非常重要。父母要给孩子自由的时间和空间,多与孩子沟通,了解他们的内心想法。父母可以多陪孩子阅读、旅游,给他们足够的爱和鼓励,不断去丰富孩子的内心世界。只有一个内心充盈,拥有独立人格的孩子,才能更好地面对自己的人生。4.让孩子看到一个成长型的父母,成为孩子的榜样著名主持人董卿曾说过,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你去做什么样的人。父母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行为举止。想要孩子独立自强,父母也应该学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 只有让孩子看见父母不放弃自我成长,孩子才能更积极主动地面对外界挑战,更好地长大。 有人常常会问:父母到底该培养什么样的孩子? 答案是:为人父母的终极使命,是培养出能适应社会的孩子。 成长,是一个不断向外延伸和探索的过程。教育的目标不应该仅仅只是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拥有独自面对世界的能力。每个孩子总归有一天要离开父母的怀抱,走上社会,用自己的头脑和双手创造自己的人生。父母要做的是,在孩子步入社会前,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拥有独立生活技能、具备独立人格的完整的人。只有这样,我们的孩子才能练就一双有力的翅膀,展翅高飞。国际化学校开放的教学环境、雄厚的师资力量、多元化的文化氛围等,能够帮助孩子在未来的道路中,走得更好更远。如果你想要提前了解关于国际化学校的全面信息,扫描下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eixingzhao.com/fxzjs/10463.html
- 上一篇文章: 一架飞机坠毁后冒出巨大火球,机上人员全部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