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报道俄媒称,俄罗斯“军事均势”网站报道称,运-20运输机已经于6月15日下午完成交付仪式,正式列装中国空军。据中航工业相关人员介绍,中国或将需要逾千架运-20。在设计过程中,中方技术人员借鉴了俄美两国同类飞机的经验。在中国,运-20不只会大量用于军事领域,也将在民用行业中大显身手。

中国航空工业从建国之初的一穷二白,经过短短几十年的艰苦奋斗,已经一跃成为世界上主要的航空工业强国。中国有能力自主设计和生产包括战斗机、轰炸机、运输机、客机、无人机等全部系列飞机。世界上拥有这样全面飞机设计和制造能力的国家和地区,仅有美国、俄罗斯、欧盟和中国这四家而已。中国航空工业的总体水平正在全力追赶以美、俄为代表的最先进水平,开始接近欧盟的航空制造业水平,全面超越日本和韩国为代表的亚洲最先进水平。这样的结果更是与中国航空人励精图治、奋发图强、孜孜不倦的奋斗和追求密不可分的。

中国运-20战略运输机,代号Y-20,中文名“鲲鹏”。“鲲鹏”是中国历史神话传说中的一种“飞天神兽”。它有两个鲜明的特点:第一,体型特别巨大。“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鲲鹏”的身形能够达到几千里,可见其巨大无比的体量和超强的运载能力。第二,性情异常凶猛。“怒而飞,以龙为食”。“鲲鹏”性情非常凶猛暴戾,行动迅速和敏捷,并且喜欢捕捉凶猛强大的龙为食物。而“鲲鹏”拥有巨大无比的体量和超强的运载能力,以及行动迅速和敏捷凶猛的性格,正是中国运-20战略运输机特点的鲜明写照。

中国大型运输机发展之路是非常坎坷和曲折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军队急需的大型运输机一直处于青黄不接的尴尬境地。中国空军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国产主力机型只有运-5轻型运输机。运-5运输机是中国第一种自行制造的轻型运输机,年12月定型并首飞,具备运行费用低,起飞距离短等特点。但是其缺点也是非常突出的,最大载重量只有公斤,飞行速度只有公里,航程也非常短。这样低的载重量只能运载10名士兵和少量装备,无法装载任何车辆或大型装备,是名副其实的超轻型运输机。

中国军队极度缺乏运输机和空运能力的尴尬局面,直到20世纪80年代运-7和运-8中型运输机的陆续服役才得到一些缓解。70年代开始,中国军方就提出了“大搞直升机、大搞运输机”的决策。

运-7运输机,是由西安飞机工业公司研制生产的双发涡轮螺旋桨中短程运输机。年开始服役,机长23.7米,高8.55米,最大载重量5吨,最大航程公里。

运-8中型中程四发涡轮多用途运输机,是中国空军主力运输机型,由陕西飞机制造公司研制。年开始服役,机长13米,高度11.16米,最大载重量20吨,机体采用全金属半硬壳结构,可一次搭载96名全副武装士兵或82名伞兵。

运-7和运-8中型运输机的陆续服役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国军队对中远程空运的迫切需要。之后中国又从俄罗斯进口了20架伊尔-76大型运输机,形成了一定的航空军事运输能力,并主要用于部队、装备的调动以及救灾物资的紧急输送。由于俄罗斯在售华伊尔-76大型运输机问题上的持续刁难和限制,中国始终无法获得足够数量的伊尔-76大型运输机,以有效形成必要的大规模战略空运能力。而运-8仅有20吨左右的运载能力,根本无法适应我军重装机械化部队运输和高新机型改装的实际需求。

因此,为了彻底摆脱对俄罗斯重型运输机的依赖。我军就必须自行研制一种载重50吨以上,最大航程公里以上,名副其实的重型战略运输机。在这种指导思想下,运-20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年开始设计。由西安飞机工业集团为主自主制造,终于在年1月26日首飞成功。运-20运输机的研发,参考俄罗斯伊尔-76的气动外形和机体结构,并融合美国C-17的部分特点,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重型运输机之一。

大型军用运输机一般指最大起飞重量超过吨的军用运输机。按用途划分,大型军用运输机又分为战略和战术两类。战术运输机的载重量小于50吨,航程小于公里;战略运输机载重量大于50吨,航程大于公里,可实施军事装备和人员的全球输送任务。大型军用运输机的装备数量、技术水平和运载效能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具备“战略空军”能力的重要标志。现阶段试飞的运-20运输机,最大起飞重量吨,最大载重量66吨,最大航程公里,属于典型的大型战略军用运输机。

正式服役涂装01号

气动布局

运-20采用常规布局,机翼为悬臂式上单翼,主翼为大展弦比、中等后掠翼,机翼的前缘后掠角恒定,机翼的后缘采用两种后掠方式——中外翼段的后缘后掠角要大一些,而机翼内翼段的后掠角明显减少,无翼梢小翼。前起落架为双轮,主起落架为6轮。前起落架向前收入机身,主起落架旋转90°向里收入机身两侧整流罩内。该机为大展弦比超临界翼型,采用包括前缘缝翼及外吹式襟翼系统等增升装置。

机体结构

运-20将采用超临界翼和提高复合材料使用比例,这样可以降低飞机的结构重量。由于飞机升力增加,升阻比提高,因此即使在发动机推力、最大起飞重量维持不变的情况下,其载重也会增加。而伊尔-76采用的是临界翼,运载/起飞重量比低。

动力系统

在动力系统方面,运-20原型机将使用进口的俄罗斯D-30KP2发动机,随后会采用成都发动机有限公司仿制的涡扇18(WS-18,D-30KP2仿制型号)发动机。WS-18各方面的性能应该和CFM-56相近,重量为公斤,而伊尔-76采用的D-30KP的重量为公斤,特别是前者的耗油量比后者要低20%。这样,在载油量不变的情况下,国产军用大型运输机的航程显然要比伊尔-76更大。或者在相同的航程情况下,运载量比其要多。WS-18发动机单台推力.6千牛,带有蚌壳式反推力装置。最终运-20运输机的配套发动机将是涡扇-20(WS-20)发动机,单台推力千牛左右。

综合航电系统

运-20采用国产综合航电系统,以ARINC总线为骨干,将电子飞行仪表、飞行控制、导航、通信、气象及发动机数据及指示等系统有相连,实现数据的综合处理,并且在座舱的彩色显示屏进行显示。另外可能会添加自卫干扰系统,包括导弹逼近告警系统、干扰发射机和投放架等。

综上所述,经过对运-20飞机气动布局、机体结构、动力系统和综合航电系统的详细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个令人欣喜的结论:运-20运输机的总体设计和制造水平已经基本达到世界同类运输机的先进水平。

为了证明以上观点,我们把最能代表世界最先进重型战略运输机水平的中国运-20运输机、俄罗斯伊尔76运输机和美国C-17运输机做一个横向的比较。看看这三者之间到底谁的综合能力更胜一筹。

伊尔-76是三种运输机中最早研制装备的机型,早在年代前苏联已经启动了相关工作。其目的是替代安-12运输机,也就是我国运-8的原型。C-17的研制起步于年代,在年开始大量生产装备。运-20则是很快将要服役,年初,发展大飞机成为国家决策,随后大型飞机研制重大科技专项正式立项。年11月5日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宣布大型运输机正在生产。

美国C-17

三种机型相比较,中国运-20研制时间最晚,运用的先进技术和特殊材料也最多,具有美俄运输机无法比拟的后发技术优势。因此,运-20在设计思想、先进技术和材料运用上美俄对手都更胜一筹。

虽然三种机型设计于不同的年代,但它们总体都不约而同的采用了上单翼、翼吊发动机、高T尾翼、机尾跳板门等相似的总体布局。作为运输机,最引人注意的指标是载重量,运-20长47米,翼展45米,高15米,起飞重量吨,而载重量推测在55到65吨之间。而俄罗斯伊尔-76MF型运输机,也就是该机型较新的改型的载重量大致在55吨,运-20在载重量数字上略微优胜一些。

而美国C-17运输机的尺寸大小、载重量指标定位较高,它的载重量大约为70到80吨。美军C-17是具备在规模小的机场、乃至泥土跑道上起降能力的运输机,非常好的衔接了战略和战术空运两个范畴。伊尔-76就是一个典型的负面例子,由于它的货舱宽度太小,使得运载坦克的操作较为困难。运-20通过在伊尔-76基础上加宽、加高货舱,较好地解决了货舱尺寸问题。据称运-20的载货空间超过伊尔-76三分之一。

俄罗斯伊尔-76

从这三种运输机的机体结构和最大载重量方面分析:美国C-17运输机机体结构很合理,载重量最大,在复杂情况下起降的能力也最强;运-20机体结构也很合理,载重量也很大,运载体积较大和高度很高物品的优势非常明显;伊尔-76由于设计年代较早,机体结构设计不太合理,运载超宽超高装备的能力的比较差,最大载重量也比中美两国的运输机要小一些。总的来说,美军C-17运输机的综合性能最好,中国运-20的优点突出、各项性能比较均衡,俄罗斯伊尔-76的各项性能最差。

三种运输机都采用了大涵道比涡轮风扇发动机,它最突出的优点是经济实惠,燃油消耗相对较低。年4月,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台高推重比涡扇发动机核心机点火成功。据信该发动机是国产涡扇-20发动机,在通过各项严格试验后,将被用于国产运-20飞机。目前运-20配备的是俄罗斯D-30KP-2涡扇发动机,这与伊尔-76运输机使用的发动机是同一家族的产品。D-30KP-2虽然是前苏联研制的较为先进的发动机,但是涵道比较低,推进效率也比较差,与西方最先进的几种发动机相比有明显差距。C-17使用的是非常出色的普惠公司PW涡轮风扇发动机,其涵道比为5.9,比俄制发动机高出20%左右,是名副其实的大涵道比发动机。

运-20作为一个以伊尔-76为基础进行重大改进的全新运输机,摆脱了伊尔-76若干严重的缺陷,整体性能已经逼近世界先进水准。同时,由于运-20采用的俄制发动机与美国先进发动机在能力上存在较大差距,因此运-20在动力性能方面与C-17还有着相当的差距。随着未来我国自行研制发动机的问世,运-20在发动机方面与美国C-17的差距会越来越小。现阶段美军C-17运输机在发动机动力性方面仍然全面胜出。

全球大型飞机运载重量排行

在亚洲范围内,能够自行设计和生产中大型运输机的只有中国和日本。日本最先进的C-2运输机由川崎重工业公司研制,以替代日本于上世纪70年代启用的C-1型国产运输机。C-2运输机全长43.9米,翼展44.4米,高14.2米,最大起飞重量达到吨,最大运载重量达30吨,最大航程公里。C-2运输机还是个“多面手”。如果军方需要,它还可立即“漂亮转身”,成为空中预警机、空中加油机、远程侦察机或者战略轰炸机。日本C-2大型运输机的,号称是亚洲人自行研制和生产的最大起飞重量的飞机。

中国运-20与日本C-2相对比,运-20在最大起飞重量、最大载重量、最大航程等关键技术指标上都完全超越日本运输机。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运-20是实至名归的“亚洲运输机之王”。而日本C-2大型运输机号称是亚洲人自行研制和生产的最大起飞重量的飞机,也只能沦为出自井底之蛙之口的一句自不量力的笑话而已。

日本C-2

中国运-20、俄罗斯伊尔76和美国C-17这三种运输机横向比较:中国运-20设计时间最晚,拥有独一无二的后发优势。在设计理念、飞机气动布局、机体结构、先进复合材料的使用、机载电子设备先进程度等方面都是三款运输机中最好的。仅在发动机性能一项上与美军C-17运输机差距明显,在所有方面都全面超越俄制伊尔-76运输机的水平。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中国运-20重型战略运输机已经达到和部分超越了世界最先进重型运输机的整体水平,在亚洲范围内更是无可争议的“亚洲第一”。这对于曾经远远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的中国航空工业来说是一个了不起的巨大成就。

随着中国航空工业在各方面都取得长足的发展,尤其是发动机设计和制造方面的巨大突破。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中国也可以拥有类似美国C-5银河和俄罗斯安-那样最大载重量超过吨甚至吨的超重型运输机。我相信这一天一定能够到来,而且很快就会到来。

END

文字

草庐评天下

图片

网络

军武酷出品,转载请至后台询问

无条件欢迎分享转发至朋友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eixingzhao.com/fxzzp/9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