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飞行操纵法则的再思考
白癜风特征 https://m-mip.39.net/zl/mipso_4781694.html社会有些浮躁,时间很宝贵,以至于我们很多时候不想看手册,也静不下心来看手册。但是再美的PPT,再好的通告,原始依据无不来自于手册,是不是有很多人看了不少课件,却没有认真的看过一遍手册呢。本着对手册的尊重,我们还是要从手册开始讲。当然,是手册,谁让咱只会这一种呢。一、手册怎么说1、FCTM介绍了“电传操纵”设计原则,一共两页,很简单,介绍了空客最主要的飞行操纵设计特点:是电传操纵-不是机械钢索操纵有飞行操纵保护-好使但不打保票是侧杆-不是联动驾驶盘固定推力手柄-非后台驱动(随动)推力手柄2、FCOM写的详细点,共有三个章节。分别是27-10概述、27-20飞行操纵系统、27-30襟翼和缝翼。27-10概述主要讲了原理和结构。拿电饭煲举例,类似介绍了电饭煲有外壳,内胆,电线等部件,通过电来加热米饭这种简要的道理。拿人举例,就是人由四肢、五脏六腑构成,神经驱动肌肉骨骼运动。具体来说主要讲了三样东西:飞行员操纵装置、计算机、飞机的操纵面。一句话串联就是飞行员操纵“操纵装置”产生电信号给计算机,计算机“思考”这些信号后“决定”操纵面移动的量,将操纵面偏移指令给液压作动筒,液压最后驱动操纵面移动。27-20飞行操纵系统主要讲了功能。还是拿电饭煲举例,介绍了电饭煲有快煮慢煮定时煮等功能。拿人举例,就是用四肢打出什么套路的拳术。具体来说,主要介绍了飞机的不同法则和保护功能的条件和现象。27-30襟翼和缝翼主要讲了增升装置襟翼和缝翼的结构和不同构型。二、那些“头疼”的图大家都看过手册,看图对于我们来说,往往是初期不重视,后期看不懂,英文注释还多了一分难度。下面按章节顺序来梳理FCOM中的插图。图1、电传操纵原理你或者它(AP)输信号A给计算机,计算机分析信号A后产生信号B给操纵面。信号A与信号B之间的关系就是法则。FCTM对于法则定义:侧杆输入与飞机响应之间的关系叫操纵法则。图2、操纵面三个轴的操纵面+襟缝翼增升装置。给计算机的控制信号都是电,方向舵和水平安定面也可以通过机械移动方向舵脚蹬和俯仰配平手轮产生控制信号直接指令液压。所以失去所有电后进入机械备份法则。操纵面驱动都是靠液压。所以飞行操纵可以没有电不能没有液压。图3、飞行操纵计算机视角。从左到右看操纵装置-计算机-操纵面的关系。图4、结构总图。三轴操纵汇成一张图。看操纵面哪个液压驱动,以及哪个计算机给液压信号。显示了液压伺服作动筒的顺序,和计算机介入的顺序。图5、俯仰分图图6、横侧分图图7、偏航分图。偏航阻尼和协调转弯通过方向舵的偏转自动完成,但是没有artificialfeel,即没有方向舵偏移的脚蹬感受。图8、正常法则的地面模式-空中模式转化逻辑。叉叉表示有。0.5秒或5秒分别表示横侧和俯仰从地面模式过渡到空中模式的时间。下图为NEO,多了个抬轮模式,抬轮模式是姿态需求法则,比起载荷因素法则更容易控制姿态,所以有利于防止擦机尾。图9、俯仰-载荷因素需求法则。优点在于稳定,侧杆无输入,飞机自动配平形态、速度、重心对轨迹的带来的影响。图10、俯仰保护。可以看到只有载荷因素需求法则和AOA迎角需求法则。高速保护和姿态保护是通过载荷因素来实现。载荷因素限制在最后守门。大迎角保护。速度带对应的是迎角,迎角决定了速度而不是速度决定迎角,也就是说大迎角保护所谓的速度是不固定的。高速保护。绿线是侧杆不输入-稍微超速后恢复。黄线是侧杆顶到底-超速较多,侧杆下俯权限逐渐减小到零,但速度未必会稳定在那个速度。图11、坡度保护。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eixingzhao.com/fxzzp/8978.html
- 上一篇文章: 良友电台节目简介无限飞行号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