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天路rdquo进近浅
北京看白癜风专科去哪家医院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拉萨贡嘎国际机场ZULS) 拉萨贡嘎机场位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市贡嘎县,机场海拔高度米(ft),跑道长度及宽度分别为m和45m,属于高高原机场、特殊机场(《境内外特殊机场名单》民航发信息通告IB-FS-OPC-),同时它也是一座军民合用机场,位于雅鲁藏布河谷,四周都是山,海拔均达米,需要较高的RNP精度。通告描述该机场东端净空条件较好,西端较差,本期的视频就是从西边净空条件较差的一端落地,带大家走进拉萨。 机场当地气象条件复杂,飞行程序操作难度大,容易出现下降超限或触发近地告警。典型气候特征具体表现为机场位于山谷中,机场周围扬沙大、乱流多,另外特征为早上向东以及下午向西运行时,因强逆光影响,可能干扰机组建立目视参考。拉萨贡嘎机场位于高原季风气候区,全年主要分为干季和湿季。干季期间,高空急流强盛,白天常造成机场的大风、浮尘、扬沙天气;夜间引起偏南大风天气,阵风可达20米/秒以上,大风期间易伴生风切变。湿季期间,受高原切变线及印度西南季风影响,降水频繁,常出现雷暴、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风向多变。影响拉萨机场飞行活动的主要天气是:干季的大风、低能见度,湿季的雷暴、大风、冰雹和强降水。 高高原机场比一般机场的运行条件复杂的多,因此中国民航局对高高原机场的运行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对于贡嘎机场来说,从09L的净空条件来看,不适合采用盲降。传统盲降需要跑道延长线大约10海里以上且具有较平坦的地形条件。那么,09L进近采用RNP技术就是一个可行的方案。RNP是基于RNAV引申出来的一个概念,RNAV的一个特点就是可以沿任意期望路径飞行,在高原地形复杂的情况飞行时,可以使飞机避开地形,在山谷中沿曲线进近,程序中每个点之间都有对应的高度速度限制。而RNP在RNAV的基础上还要求飞机具有机载导航性能监视和告警能力。 RNPAR程序非常严格和复杂,拉萨的RNPAR程序就包括固定程序转弯及高度速度限制等,这就意味着对飞机的性能、机组的资质和机场程序的试飞验证具有极为严格的要求。能飞拉萨的航司不多,而每个航司也只有一部分飞行员和几架飞机可以飞拉萨,具备这些运行资质。从下图可以看出AR程序对机载设备具有很高的要求,哪怕出现一部设备故障,都无法完成进近。 本期文章就结合着模拟飞行中A机型(高高原),在拉萨09L进近过程中的视频,谈一下我对拉萨RNP程序的理解,借此机会跟大家分享一下。(飞的不好,还请各位多多指教) 因为拉萨的RNP进近图只有在NAIP中有,不适合在这里公布。大概的飞行路径,我对照着航图通过卫星图描绘了出来。所以还请各位大佬结合着手中EFB的拉萨RNP进近图来看下面我录制的视频。 (拉萨RNP09LIGD09A程序飞行路径)这是一个最真实的飞行程序、最真实的导航数据库、最真实的A(高高原型)客机(IGD09A程序进近视频)(机外视角)风险分析及注意事项??从程序上来看,进近航路下方都是米以上的高山,地形非常复杂,要确保飞机在下降过程中有足够的越障余度;同时由于地形原因,最后进近阶段飞机的转弯半径要求更小,由于空气稀薄,飞机的气动性能变差、操控性能变差、发动机的性能也会变差,所以对飞行员的技术要求更高,包括提前做出预判以及发生偏差后的修正。同时也对速度限制也更为严格,一旦速度过大将会增加转弯半径,有触发GPWS的风险,就像在山路开车一样,低速转弯才更安全。 机组需按照RNPAR简令单完成进近简令及相应程序,开始进近后的程序参阅FCOM和QRH。仔细阅读航图中各项小字说明。对所涉及到的风险点,做好能量管理与监控。由于IDBON以后可能会涉及到处理飞机能量大的问题,机组工作负荷偏大,第三成员加强监控和提醒。VIP之后的航段,飞机即将进入下一个固定转弯程序,机组应严格监控水平偏航指示,若在VIP之后出现由于导航问题需要中断进近的情况,立即执行复飞。 操作方法 IAF点(IDBON)的最低限制高度是尺,最大速度是kt;由于从这个点开始,飞机就要在山谷间穿行,所以这里RNP的精度从1海里变为了0.3海里,也就是要求航空器侧向的偏离要小于0.3海里。IAF点之后,我们就可以开始减速下降了,速度过大不利于LS-LS这一段的转弯半径,在FCU设置下降到尺的高度,这个高度也是垂直切入点的高度。推荐使用V/S方式;之所以不使用管理下降的方式,是因为管理的下降率为尺/分钟,过大的下降率不利于减速,高原航路气象复杂,特点就是容易产生不稳定气流,如果再遇上顺风的话,减速就更加困难。从IAF点的尺到LS点的尺,需要下降尺,按照每海里尺来计算,大概需要18海里;结合着航图来看,从IAF点到垂直切入点LS大约需要34.1海里的距离,速度从kt到kt,需要减速90kt,按照10kt/海里计算,大约需要9海里。这9海里加上前面的18海里,共计27海里。通过选择一个合适的下降率,既满足了高距比,也有效的控制了速度,避免了高原航路受天气影响减速困难的问题。 航图中也明确的标明了启动进近、放形态的时机。LS这个点为拉萨城区,下方就是布达拉宫。在这个点人工生效进近,到达LS的时候放形态一,LS之前要放形态二,并且要保证速度不超过kt,一旦超速势必影响转弯,使飞机会向左偏出,遇到顺风的话更危险,因为这时飞机的高度较低,距离两侧的山谷又很近,容易触发GPWS警告;到达LS时预位FCU上的APPR,从程序和数据库来看,下一个点就是LS,这个点是中间进近定位点,同时也是FDP点(最后下降点),根据预位的原则,其中就要求在FDP点之前预位APPR,完全符合手册的要求。飞机会在LS点之后按照程序设计的FPA-2.8°的下降剖面开始管理下降,并在LS放起落架,LS放形态三,转弯进入五边,在LS之前建立着陆构型,并且稳定进近。由于拉萨机场风向复杂多变,经常会出现大风,同时又因附近的山坡、河谷、荒地等含有大量沙粒沉积物,造成扬沙、浮沉等风沙天气频繁,为了确保足够的安全裕度,09L的最低能见度标准为米,决断高度为尺(决断高为尺),这足以体现出拉萨机场起落条件的苛刻,一旦能见度低于最低标准,飞机就必须备降。 西藏拉萨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地方,不仅有美丽的雪山、壮观的雅鲁藏布江、神圣的布达拉宫和大昭寺,还有这些复杂的飞行程序。正如歌中所描述的“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带我们走进人间天堂”。有了这些飞行程序,从此山不在高,路不在漫长,拉近了祖国各地与西藏的关系,促进了西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 以上这就是我对拉萨RNP进近的理解,模拟飞行毕竟还是模拟,无法更真实的还原实际飞行中遇到的情况,文章中也没有全方位的描述拉萨的程序,除RNP程序外还有27R的盲降、VOR/DME进近等程序。况且实际运行中的复杂情况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困难,例如释压、单发、复飞(单发复飞)、设备故障、低温修正、AR程序的温度限制等等,每一个问题都会涉及到很多方面,不是一篇文章可以说清楚的,这里就不详细说明了。就像年某航在拉萨进近中遇到的襟缝翼卡阻,情况就非常棘手。一个细微的故障在平原可能算不了什么,但是在高高原运行,这个故障可能会被放大数倍,特情处置就变得更为困难。以后有机会我也会做一些高原故障处置的视频,跟大家分享一下这些困难。 最后也欢迎大家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eixingzhao.com/fxzzp/8892.html
- 上一篇文章: 山海经探源第十三讲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