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的太空探索中,航天飞机曾经扮演过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但因为几次发射事故,航天飞机最终退出了人类历史舞台。但在复用型航天器大行其道的今天,如果我们无法研究出可重复使用的飞船,那航天飞机也是一条可以尝试的道路。

上世纪八十年代,苏军公布了暴风雪号航天飞机的研究计划,这一计划相比NASA进展缓慢,暴风雪号第一次发射升空,是在年。虽然时间较晚,但暴风雪号的性能要比NASA的哥伦比亚号更加强大,只可惜它只飞行了1次,就被永远封印进了仓库里。

其实航天飞机的概念,只是NASA的创造。我们更喜欢把“暴风雪”号称为“空间往返飞行器”。和哥伦比亚号最大的区别在于,“暴风雪”号的尾部没有航天飞机的主要标志——主火箭喷射发动机,“暴风雪”号只在尾巴上安装了两台负责提供方向推力的小型发动机。这两个小发动机并不参与发射过程,能源号火箭承担了发射时的所有推力。

这种设计,让“暴风雪”号的载运能力更上一层楼,而且飞行器的重量更轻了。从空气的动力学的角度看,暴风雪号返回地面时要比哥伦比亚号更加安全。哥伦比亚号着陆时只能像滑翔机一样着陆,而暴风雪号可以掌控方向,还能利用两台小发动机执行二次着陆。

暴风雪号的另一个优势在于,自动化水平非常高。这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可惜这架飞行器只执行了一次飞行任务,就再也没有重返蓝天的机会了。

不知道未来我们有没有契机,可以让暴风雪号再次飞入蓝天和宇宙?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eixingzhao.com/fxzzp/11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