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戴好头盔,双手攥紧伞绳,廖灿闭上眼睛,用脸上的皮肤去感受风的强度。时机成熟,她拉着滑翔伞顺着山坡用力向下奔跑,等伞张开后转身收腿,轻轻一跃,熟悉的失重感瞬间传来,一顶蓝紫相间的滑翔伞如同双翼,载着她在米高空翱翔,装在头盔和脚踝处的运动相机会自动将她看到的美景如实记录下来。

廖灿飞行中用运动相机拍摄的视频截图。(廖灿供图)

年出生的廖灿(网名“女飞卡其”)是一名签约摄影师,也是云旗航空运动俱乐部的成员,每个周末,她都会来花山基地飞行、航拍,她的作品被很多网友点赞。她说,自己只是一个会玩滑翔伞的职业摄影师。很少有人知道,摄影和滑翔伞原本都是她的业余爱好,但因为热爱,她将爱好变成了职业,“去做你喜欢做的事,反正这世界我们只来一趟。”

美妙瞬间

在廖灿的很多航拍作品里,她要么像雄鹰一样翱翔在高空,要么从高空俯瞰人间美景。滑翔伞给了她飞翔的翅膀,而运动相机则变成了她的眼睛。炫丽作品的背后,是她多年的坚持和付出。

5月21日下午,顶着酷热的高温,廖灿一直在花山基地的训练草坪上和气流“捉迷藏”。

当天基地一直在刮东南风,不适合起飞,只能做一些地面基础练习。训练草坪里有一座10多米高的小山坡,学员们需要背着伞从山坡顶练习飞行,虽然起飞高度不到实际飞行的十分之一,但每一项操作步骤都和“实战”无异。

廖灿在起飞前观察风向。长江日报记者任勇摄

廖灿背着25公斤重的伞具,准备上山练习,边走边观察场边的风筒。“风向一直不对,没有办法练习,非常遗憾。”廖灿说。

起飞一直是廖灿的“心病”,她此前在训练和单飞时都曾在起飞环节摔倒过,“现在每次起飞前都会感到紧张,脑子里总会闪现出一些摔倒的画面。”不飞行时,她会主动加练基础技术动作。

考虑到实际情况,廖灿在助教的建议下进行地面斗伞训练,这是滑翔伞起飞阶段非常重要的技术动作。

廖灿在做地面基础练习。长江日报记者任勇摄

廖灿将心爱的滑翔伞铺在草坪上,双手攥紧伞绳,全神贯注捕捉气流的痕迹,抓住每一次机会,通过助跑将翼展10多米的滑翔伞在空中打开。

因为是逆风起飞,廖灿会明显感受到一股大力从滑翔伞处传来,将她往相反方向拖行,“这个时候要咬牙,坚持一下,负重消失的一瞬间感觉非常美妙,就是自由的感觉!”

在廖灿看来,人生其实也是如此,当你感到负重难行时,不要放弃,坚持、再坚持一下,也许下一刻就是海阔天空,欣赏到更高处的独特风景。

廖灿逆风奔跑,滑翔伞像一朵花儿在空中绽放。长江日报记者任勇摄

向往云端

在廖灿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eixingzhao.com/fxzzmp/11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