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翱翔蓝天

“上可九天揽月,下能五洋捉鳖”,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同志的名言。怀揣着对于航空航天事业的极大兴趣。7月5日,青岛二中理工二班的李禹成、于溪源、宋承宣、李俊彦、胡申岳、邵奕博、郑苑七名同学来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岛研究院,参加为期两天的“航空航天科技特训营”研学活动。

北航青岛研究院的张老师首先带领我们了解无人机的各种分类。穿越机是无人机家族中一款特立独行的产品,在看到穿越机驾驶高手充满空间动态与速度激流的操作时,简直令人头晕目眩、叹为观止!我们了解了穿越机在军用战术与民用娱乐等诸多方面的应用与发展前景,明白了穿越机不只是简单的娱乐,更是竞技的挑战与广阔发展空间的现代科技。

穿越机研究包括机械动力学、机械结构、航空动力学、软件编程和硬件开发等学科。亲手组装穿越机对于我们第一次体验者来说是一项极大的挑战,要求我们在拼装过程中必须做到一丝不苟、万无一失。螺丝的正确拆装,支柱的准确支撑,螺旋桨的正反与马达的顺逆,繁杂而需要特定顺序与每一步都精准完成的步骤……硬件装配完成后,大家还需要在软件上下功夫,调试遥控器,将穿越机与遥控器连接,从电脑程序中调试校准穿越机和遥控器……连环相扣的动手操作令人兴奋。我们满怀欣喜迎接穿越机的诞生,无法想象也难以描述这样亲身奋斗过后取得成功的满足感,这是除自己经历劳动以外不能获得的体会与启发。

★★★

试飞前,我们观看了国内外穿越机大神的驾驶技巧教学视频。大神们的“破S”“飞刀口”“过山车”“跳楼”“抛物线漂移”等高难技巧看的我们连连惊呼。掌握了简单的操作技巧就初生牛犊不怕虎,七架红黑相间的穿越机依次腾空而起,平稳的在空中飞行、转弯.....同学们娴熟的控制操作手柄,让穿越机在湛蓝的天空中划出一道道美丽的弧线。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兴奋、快乐与自豪。

#1

#2

#3

两天的航空航天特训营虽然短暂,但每个人都获益颇多。这是一次激情动感与技术操作的体验式研学,我们获得的不仅是一台穿越机与充浸在每一刻的学习与实践精神中,更让我们感受到了航天人那种坚定信念、严肃认真、开拓创新、默默奉献的航天精神。在中国已跻身航天大国之际,吾辈更应发愤图强,为国家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宋承宣研学体会:穿越机,一个完全陌生的词语,在这次研学活动中,我对此有了初步了解。第一节课,我就被穿越机竞速的紧张刺激和穿越机花式飞行动感的拍摄画面所深深吸引。两天以来,在老师循循善诱地指导下,我们学习穿越机深层技术、组装搭建并成功试飞。如果有机会,我希望还能进行深入学习!

李俊彦研学体会:通过这次研学体验,我们学习到了许多关于穿越机的知识,老师分别从背影、用途、结构、发展前景为我们讲解。学习完基础知识后,我们在电脑上模拟飞行,才发现飞行的速度和方向都不好掌握,操作起来格外困难,但经过努力的练习,基本上可以平稳飞行。根据老师的讲解,我们自己动手搭建了穿越机,最后又进行了试飞。这次体验我收获颇多,不仅学习了相关知识,增强动手能力,还开阔了我的视野,我受益匪浅。

于溪源研学体会:时光流逝如白驹过隙,期盼已久的研习活动在恋恋不舍中敲响了结尾的钟声。通过这两天的培训课程,我对穿越机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此次学习中,我不仅增强了自己的动手能力,而且增强了团队协作意识,并且在最后的试飞环节里发挥出色,试飞就完成了高难度空翻动作。同时我也发现了自己存在的不足,某些容易出现安全隐患的地方没有注意一些小细节,针对这些我会仔细观察,并提高自己的防范意识。

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也许会千头万绪,甚至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但是我相信有这次培训经历,给自己冷静的解决问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最后我对基地里的老师表示感谢,也共勉各位一起参加本次活动的同学,大家一起为了自己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文字:李禹成、邵奕博

图片:于溪源、李俊彦、宋承宣、郑苑、胡申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eixingzhao.com/fxzxj/8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