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相机有了新花样带大疆Action2
02:53 许多粉丝问有没有大疆Action运动相机换代的消息?现在笔者可以说:有了,而且远不止换代! 如今各项体育运动的圈子都越来越大,玩运动相机的人也越来越多。但是各家的产品却有些同质化,一些厂家的产品虽然已经迭代多次,却往往都还是沿着原有路径升级各项性能,对于普通用户而言,这可能都只算量变而非质变。这样的迭代也没有扩展产品的使用场景,毕竟在非极限场景下,用手机拍好像也没什么不好的。 而这次,被戏称“一直在革自己命”的大疆创新在该领域又带来了一个脱胎换骨式升级的新品:Action2。 本次发售了双屏套装和续航套装,双屏套装大陆地区零售价元,内含Action2主相机、前屏拓展模块、磁吸挂件、磁吸球头组件、磁吸转接件以及充电线。续航套装售价元,内含Action2主相机、续航模块、磁吸挂件、磁吸转接件以及充电线。 笔者第一时间拿着它到北京环球影城和其它一些景点体验了一番,拍到了一些以往想拍而不敢拍的镜头,比如水下镜头、比如第一视角的过山车! 小而强悍 刚拿到手时一看外观就感觉大疆Action2与众不同,机身的外形尺寸只有39mm×39mm×22.3mm,小巧程度相当于手表的表盘。重量56克,则比手表还轻很多,仅相当于一枚鸡蛋。 而镜头上的小字显示,这个“小东西”配备了1/1.7英寸底的传感器和FOV度的超广角镜头——相较于运动相机中主流的1/2.3英寸传感器,算是个“小钢炮”。 这么个小机身的背面却有一面不算小的触摸屏,方便取景与设置各项功能与参数。而视频的分辨率最高可以设置到4K/帧,可以拍摄高清晰度、高动态的素材。 关于为什么Action2变小、规格还能变强,大疆方面解释说,若是技术没有突破,行业停滞不前,小与强才是矛盾。但大疆是一直在推动行业发展的,芯片算力、制造工艺、材料科学的进步等,让其梦想的产品成为可能,而Action2会让世界对运动相机的体积和性能的认识再提升一步。 物理上的磁性 给笔者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并不是这些参数,而是磁吸设计。通常的运动相机都是靠螺丝固定在各种附件上,这固然简单有效,但是安装、拆卸麻烦,另外设备上的各种凸起在运动时对人身安全而言也是个隐患。 相较而言,靠磁性吸附的大疆Action2使用更方便,而且机身没有任何锐角、发生意外时也就更不容易伤人。 其实前代产品OsmoAction的设计在运动相机领域已算不错,身边的用户觉得它前后都有屏幕很方便,而没有发现什么槽点。但大疆方面却认为它还不够好、不够贴近普通人的生活,所以尝试寻找一种全新的相机形态:不需要复杂拆装,即可满足多场景需要。于是,他们最终想到了磁吸。 Action2这个56克的机身就是最小的可使用单元,它也内置电池、麦克风、还有32G的高速存储。通过磁吸,配合最简单的附件即可把大疆Action2无损固定在衣服上,这样随走随拍近乎无感、而且可以拍摄各种刺激的镜头——就比如北京环球影城的过山车。 环球影城的一位工作人员提醒我们,过山车那剧烈的动作可能把眼镜都甩出去、让我们摘掉或扶稳眼镜,不过,乘坐者们往往只顾得过来抓紧扶手……在这么自顾不暇的场景下,如果手持拍摄就太费装备了,反正家里没有矿的笔者此前就从来没敢拍过。 而你毫不需要担心磁吸的牢固性,乘过山车也不会把Action2甩出去。大疆此前的OM4、OM5就使用过磁吸的手机夹,牢固可靠、甩都甩不掉,Action2也一样。建议用户不要轻易尝试摸索它的极限、更应注意自己的极限(别问我怎么领悟到的)。 另外,你也不需要担心戴着它违和。Action2的尺寸小、金属外壳的质感也很棒,吸在衣服上不显眼、挂在脖子上则像是个装饰挂坠。大疆方面说,他们研究了穿戴类首饰的体积、特点,让它整体尺寸保持在可穿戴“不尴尬”的范围内,还力求对整体穿搭有修饰性! 使用上的随性 从技术上说清楚Action2有些复杂,但在使用上则特别简单,差不多会按快门就行了。这在专心游玩时顺便拍摄的我们非常实用。 大疆Action2背面弧形、正面直板,你绝不会搞混它的正方面。那上下呢?不用管它,你可把它设置成“地平线模式”,这就像手机的重力感应,随意放置,上下颠倒也不要紧,它怎么都是正的。贴心的是,当开始拍摄后它就不会再来回切换上下,所以哪怕是极限运动、或坐最刺激的过山车也可以放心去拍。 Action2所采用的HorizonSteady防抖算法也非常强悍,哪怕道路颠簸也非常稳定,看起来与机械云台差不多。须知,运动相机因为体积、重量与防摔等原因是不大可能使用机械云台的,而其拍摄场景又通常比较极端,所以本身的防抖非常重要。 强悍的防抖也可以很方便地拍出酷炫的运动延时镜头:把延时的倍速设置得低一些,然后随手拍就好。这是环球影城中的一座普通建筑,拍成运动延时就很有电影感。 防抖强大外加运镜灵活,也意味着用Action2单手拍摄可以很随性、而不必先练出“麒麟臂”。例如可以腾出一只手举着“网红”的《哈利波特》黄油啤酒或者小黄人雪糕当前景,然后环视颇为应景的环境,更文艺了对不对? 因为有触摸屏,Action2不用app也可以很方便地切换成拍照、延时、慢动作等其它模式。我们游玩时的光线很不好、阴雨连绵,但是随便拍也没有拍糊任何一张。 另外,Action2的机身即有10米的防水,实测裸机的防水性能就很可靠。哪怕玩水上项目你也毫不必担心它进水。 机身极致的小巧,外加操作上的极端“傻瓜化”,让它的玩法反而特别多。拿到它的人都忍不住尝试拿它拍摄各种创意镜头,倒可乐、烛光、夹菜……万物都可拍。一位体验者说,“它太小了,拿着它总想尝试更多拍法。” 扩展上的磁性 运动相机之所以好玩,可扩展性高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Action2也有很多配件可玩。Action2本身就很好玩、吸在普通的衣服上就能拍出花,进阶用户也可以利用磁吸灵活地将其改变成其它形态。 前代Action前后都有屏幕的设计备受好评,那让普通拍摄、自拍都很方便,Action2则可以吸附上这个前屏拓展模块实现这一点。除了方便自拍的屏幕外,该模块还另有3个辅助实现立体收音的麦克风、插存储卡的卡槽、延长续航的电池。 不过,实测Action2本身的麦克风收音效果已经不错,如果对自拍需求不大或者想省钱、却嫌拍不尽兴的用户,也可以选用标配的续航拓展模块来单纯地延长续航或扩展存储空间。而这两个续航模块都可以用充电宝充电、速度很快,所以持续拍摄也可轮换得过来。 而如果是搞直播或是采访等需要收取人声的用户,还可考虑搭配上这款近期将会发售的大疆首款双通道无线麦克风系统DJIMic。此前Pocket2云台相机的全能套装里那个无线麦克风已经广受媒体人好评,而这套麦克风更加豪华,其由一个双通道接收器和两个发射器组成,可以收两个人的声音!而其可实现长达米的无线收音距离。 接收器虽然很小,却也配备OLED触摸屏,可以分别显示两个发射器的工作状况等信息。发射器自带8GB存储。 DJIMic除了能搭配Action2使用外,还能通过3.5mm线接到相机上、也可以通过Typle-c/Lightning接口接到主流手机上,老少咸宜。其采用背夹式设计,也配备磁吸配件,可轻松固定在衣服上,也能借助热靴转接板安装于热靴/冷靴。 此前在珠海航展直播的同事抱怨,当时给手机配的其它品牌麦克风续航短、一会儿就没电了。而参数上看DJIMic发射器续航时间可达5.5小时,接收器续航时间可达5小时,配合充电盒使用发射器和接收器的续航时间最高均可达15小时,非常持久。另外,接收端插在手机上也可通过充电宝补电,这就更不会续航焦虑。所以哪怕没有Action2,这个DJIMic无线麦克风系统也非常“香”。 普通用户最常用的附件则是这个延长杆,其正常状态下是个手持的手柄;拉长就是延长杆,用它拍别人可以“假装在航拍”,自拍则可以拍下更宏大的场景;底部展开则是个三脚架,方便拍天空的延时或是孤军奋战的vlog博主们自拍。 想要更安心地拍摄水上、甚至水下镜头的用户可以选用这个防水壳,它防水深度60米,可以装下机身以及一个拓展模块。除了给防水又加了一道保险外,其配备的浮力手柄还能让它在失手掉落时仍然浮在水面。 自驾游的用户则应该注意这个小底座,它的上边有个万向的球头,底下则是冲洗后可重复使用的纳米胶,你可以把它灵活地固定在汽车的玻璃上、擦干净了的车身上。 除了粘在前挡风玻璃上可以拍摄旅途的片段与延时外,还能粘在车顶上、粘在反光镜后……拍摄各种开脑洞的机位。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底座的胶垫与上部结构是通过1/4英寸标准螺口连接的,这是各种摄影设备上最常用的通用制式,意味着通过它也可以把Action2装在现有的各种拓展附件上。 手机内存又够用了 Action系列运动相机再次像大疆的无人机、云台等其它产品线一样,以“革了自己命”的方式迭代。在性能提高的同时,也给用户们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它给运动拍摄会带来怎样的变化?还需要用户们去慢慢发掘。 而大疆一条条产品线都迭代得让人大呼“真香”时,作为视频拍摄者的笔者最直观的感受是:手机内存又够用了。 几年前,大疆是“全球飞行影像系统开拓者”、似乎只是一家无人机公司。视频拍摄者们会毫不犹豫地购买印着“DJI”logo的航拍机,但可能会买另一家的云台、再另一家的运动相机……然后不得不装好几个对应的app来使用这些设备、外加一个剪辑app来处理这些素材,初学者可能还需要一个app来学习怎么拍,光app们本身就占据了好大内存。 而现在,大疆的创新不仅局限于航拍领域,更多的产品线问世然后持续迭代。拍客们可以将大疆的设备凑成“全家桶”:用无人机航拍、用OM系列手机云台日常拍摄或直播、用Pocket系列口袋云台相机随手拍短视频、用Action系列运动相机拍极限场景……所需要的app只有两个:无人机用DJIFly或DJIGO4控制,所有地面设备都靠DJIMimo操控,学习与剪辑也都可在这两个app上完成。 天地间的拍摄系统打通后,拍摄的灵活性、后期剪辑的便利性也会提升,这会带来怎样的变化?恐怕也还得交由更多拍摄者们来共同回答。 来源:环球网无人机/赵汗青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eixingzhao.com/fxzxj/11554.html
- 上一篇文章: 1小时31分04秒98北航扑翼式无人机
- 下一篇文章: 超燃西安铁一中滨河第八届体育节暨田径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