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大飞机C在年底就要正式交付客户,国人有望从此乘坐咱们自己的大飞机了。在国际上民航大飞机改装成军用特种飞机的事例呢比比皆是,那么我们国产的民航客机c适不适合改装成军用飞机呢?那么又可以改造成哪些类型的军用飞机呢,我们一起来聊一聊。

(1)国产大飞机c是一种座级,最大起飞重量70吨级的单通道客机,目前的基本型它的起飞重量是在73吨左右,可能未来发展型应该可以向上拓展到80吨,最大的航程大概是公里。那么目前在国际上有没有在这个级别上类似的民用机改为军用机的范例呢?

如果有,那么这些目前其他国家正在使用的这个级别的民用机改装的军用飞机,和我们的c有没有什么可比性呢?

将民用的大飞机改装成军用飞机,目前对于各国来说还是比较普遍的现象,那么通常来说民用飞机改装成军用飞机它的方式有两种。第一种就是对已经出厂的民用飞机进行改装,那就是把这个已经出厂的民用大飞机作为一个运载平台,对于飞机本身的性能并不做改动,只是在飞机上加装一些不同功能的军用装备,比如说各种侦察设备,通讯设备,电子干扰设备,火力打击武器。比如英国空军的vc10空中加油机,就是由退役的民用的vc10飞机改装而来的。还有美国的P-3C反潜侦察机就是美国洛克马丁公司,根据美国海军的要求在支线客机L的基础上改装的。还有欧洲的AMRTT加油机是由它的空客A改装而来。澳大利亚的预警机是由波音改装的。美国的空中指挥机E–4则是由波音公司直接在波音客机上,加装了一些电子指挥设备改装的空中指挥机。

(上图为P3c反潜巡逻机,下两图为欧洲AMRTT加油机)

另外一种是生产线式的改装,就是把改装飞机综合到民航飞机的总装线,那么一套生产线同时生产民航客机和改装的军用飞机,比较著名的比如说美国的p8a反潜巡逻机,它是在这个波音客机的基础上研制的最新的,最具代表性的一个成果。还有那个KC10空中加油机,是由美国的麦道公司DC10喷气式客机基础上改装的。还有比较知名的,美国新型的KC加油机,E3预警机和波音,它们用的都是同一个生产线。

(上图为澳大利亚号称世界第一的楔尾空中预警机,下图为美国E4空中指挥机)

那么上述这些民改军的飞机,总体而言技术上都是比较成熟的,而我们的C年底才会交付客户,从民改军上讲,目前还不能和上述机型进行相比,目前我们还是要首先保证满足民用客机的需求,至于它什么时候改军用,那么肯定要等到C的技术全面成熟之后,这是未来的事情并非当务之急。不过一定要强调的是,C作为中国的争气机,所以它采用了很多先进的技术,很多业内人士都评价说,目前c和同类的波音客机,空客a相比,实际上是毫不逊色,也就说将来我们即使把c改为军用飞机,它一点也不比由波音和空客a相应级别的,改装而来这种军用飞机要差。

图上为美军KC10空中加油机

图上为美军KC空中加油机

上图为美军E3预警机,下图为美军P8a反潜巡逻机

(2)在很多人看来,c改为军用似乎是个很遥远的事情,因为它毕竟使用的大量的关键装备啊,设备和子系统都是由西方的公司来提供的,而且西方国家对我们中国提供的系统用途啊,通常是严格控制在民用的领域,军事用途受到严格限制的,那么如果是这样的一个情况,c的军用会不会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我们是不是要把它急于实现一个军事用途呢?

实事求是的说,C如果要改成军用飞机的话的确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那我们从年推出运十的时候到现在的c,以及中俄还在研制中的CR,我们走过了漫长的几十年,这几十年里头可以说付出了几代人的努力,才有今天C年底即将交付客户使用的成功,我们未来会不会急于把它作为一个军事化的用途呢?虽然这个c如果把它作为军事用途,我们可以把它变成一个空中指挥所,把它作为一个电子攻击和情报的平台来执行空中预警控制,以及反潜战的任务,这样能使解放军的战斗力大增。

但是这是建立在一个比较理想的基础之上的,有时候理想很丰满。现实很残酷,所以未来我们不会急于求成,有两个原因:

一个就是我们目前的C在大型民用飞机的使用和制造过程当中还在探索,等它真正进入市场进一步完善。可能还有将近五六年的时间,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第二个原因就是我们要在这个基础上积累大量的参数,大量的数据才能把它往军事化方面进行改造。只有它作为民航机积累了一定的数量,飞行了足够的时间,然后呢再进行军用的改造,而不是同步进行,一边做民航机,一边又把它改造成军用飞机,目前这个阶段还不现实。需要等它作为民航客机运行起来以后,建立了许多的参数数据,那么以此为基础,我们再做军事化改造的用途。那么只有这样做才比较科学,因为这事情它是一个人命关天的,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漫长的过程需要大量数据的积累,需要大量经验的积累,那我们c的成功,几代人的努力,几十年磨一剑,同样对未来的军事化的改造,作为军事用途也需要大量的时间,人力和财力。

(3)这个民用机改为军用机的用途,我们看到主要是有这个预警机,空中指挥机,反潜巡逻机和心理战电子战机,以及这个空中加油机,如果要把c改为军机它最适合改装为哪些类型军机呢?

C如果要改为军机也只能改以上这些飞机,现在基本上没有哪个国家直接把民用客机改为这个军用的飞机,为什么会这样呢?主要是从设计和用途上来考虑的,民航客机很难适应军用运输机的特殊要求,比如说民用客机的机体,我们都知道通常是比较修长的,那么这样的好处是在飞行过程中可以减少阻力,节省油耗,提高飞机的航程。但是像大型的军用运输机,美国的C5和C17,俄罗斯的安和伊尔76,我们国家的运20胖妞,它的机体外形都是又短又粗,这样的设计特点主要是着眼于运输的货物的体积和重量,比如要运输的主战坦克,自行火炮和野战防空导弹,这些大型的主战装备如果用机身修长的民用飞机肯定装不上去的。

(美军的C5和C17)

还有一个就是军机的起落架都是安装在机体上的,在飞行时是收在整流罩里的,那么这样的设计啊,无疑会增大空气的阻力增加油耗。要考虑它的经济性,民用客机考虑到经济性,肯定不会采取这样的设计。

再比如机翼设计,无论是空客还是波音,他的民用客机都是采用的都是下担翼设计,而军用运输机而无一例外的都采用了上担翼设计,两者的区别就是发动机安放位置的不同,民航客机发动机都是挂在翅膀上面,那么这样的设计方便了发动机的日常维护保养,还可以对发动机的噪音起到一个隔离作用,从而提高乘坐的舒适性。

(俄罗斯的安和伊尔76)

第三采用下单翼设计的民航客机起落架位于机翼上,起飞后可以收到机翼中,这样的设计不影响飞机飞行中的气动外形。可以减少油耗在经济上是比较合适的。但是这种设计显然不适合用于这个军用飞机,那么现在各国的大型军用飞机,它基本上都要求能够在前线的野战机场正常的起降。它所处的条件是比较恶劣的,甚至会直接接触到一些杂物以及弹坑密布的这种跑道啊,那么这样的条件下还用下单翼设计的这种民航客机,如果稍有不慎,它飞机的发动机就很容易进去地面的杂物,或者是发动机撞到地面。所以大型军用运输机都是采用上担翼设计,因为较高的这种发动机安放位置会安全很多。所以从这一点上来讲,我们的C可能不会改成军用运输机。这也是我们研制C的同时也在研制运20的原因之一。

(4)有网友问,客机改装成军用飞机面临残酷的战场条件时,会暴露出一些短板,美国的改装是以强大的实力作为保障的,让改装的特种飞机得到很好的保护,那么中国空军在这方面是不是一个短板和弱点呢?

将民用客机改造成军用飞机的难度还是非常大的,把民航飞机改造成军用特种飞机的平台,也不是能改就改的,那么军事上的要求可以说是非常的苛刻,军用飞机的设计它的标准更高,几乎可以说是不计成本。这个民航飞机改成军用飞机,它的成本就更高了,我们会面临什么样的挑战呢?

首先是我们的C的主要设备和技术它是从外国进口的,这是必须承认的,那么最关键的发动机也是国外进口的,如果准备改造成军事用途,怎么可能会在合同签署方面出现一些纠纷,因为国外的民用客机的发动机能否转为军用,是有明确的规定的。

第二个那就是就目前来说,咱们c作为一种民航客机。那么它的厂家主要首先要保证它的正常运行,也就是说它得有它的经济利润。那么如果我们要把它改军机的话,这里头肯定不计成本,这个成本到底由谁来支付?

第二个和C相比运20好像更适合改装成军事特种飞机,运20正在大量的生产,除了满足运输机和空中加油机的任务,将来也可以替代伊尔76成为我们大型预警机的新改装平台。

上图为长江A,中图为未来的长江A,下图为胖妞国产心脏WS20

总而言之,C的成功给了国人无限的遐想,在这个以大为美的国度里,国人自然希望我们的大飞机越来越多,越来越多样化。展望未来能让我们与美军平起平坐的民改军飞机那就是中俄正在研制的CR,这个飞机呢是由中俄设计的,零部件也是中俄提供的,所以要改为军机阻力会小很多。况且大型飞机的国产发动机备份机也早都研制成功了,比如替代运20胖妞俄制发动机的WS-20,替代C大飞机进口发动机的长江A,以及未来CR国产发动机长江A发动机,现在正处在精细打磨或者研制过程中,所以未来我们由大型客机改装成的预警机,反潜机,电子战飞机都会有的,我们军迷需要多点耐心等待就是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eixingzhao.com/fxzpf/9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