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相机更有大学问,大疆产品经理亲述口袋灵
本文转载自大疆社区作者:DJI-大师兄 ’过往数十年,在大众消费领域把产品做小、做强一直都是电子产品从未停止过的进步趋势。很荣幸,大疆创新的Mavic系列无人机也被不少媒体和用户给予了高度的肯定,成为消费级航拍无人机领域里“做小做强”的代表。 就在Mavic系列好评如潮的同时,我们的研发团队也没有停下脚步。今天刚刚发布的灵眸Osmo口袋云台相机也是这样一款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产品。在此之前,还没有厂商成功把4K60fpsMbps码率高清视频、高精度三轴机械云台、高清触摸取景屏这些功能集成在口红大小的设备中并成功投入量产。就像MavicPro一样,拥有紧凑体积与旗舰性能的口袋灵眸,也将让其他手持云台相机一夜成为过去时。 “你们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相信总有热爱技术的朋友们会对“口袋灵眸”的研发经历深感好奇。这个问题的回答,几乎会牵扯到从产品定义到软件开发的所有环节。 赶在口袋灵眸正式发布之际,作为她的产品经理,我将在此把研发过程中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思考拿出去大家分享,以研发的视角为产品做一个总结性的回顾 大疆在机械云台发展的历程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增稳技术从来都是影像行业的刚需。可惜无论是以前航拍用到的光电吊舱还是电影拍摄常用的斯坦尼康,都受限于高昂的成本和使用难度而难以普及。 经过多年的潜心研发,年大疆创新发布了第一款用三轴无刷电机直驱动的禅思Z15三轴机械云台,不仅为现在市面上几乎所有的三轴机械云台构型奠定了基础,更将影像稳定设备的价格拉入普通团队能够承受的范围。 后来我们在发力无人机机载云台的时,通过如影和灵眸两条产品线将天空端的技术优势下放至地面端,其中面向消费级市场的灵眸,则率先用云台相机一体化前卫设计,让普通消费者也能享受到专业的图像稳定性能。 如今,灵眸品牌的产品依靠卓越的稳定性能,流畅稳定功能丰富的配套软件,亲民的价格获得了广泛的群众基础,成为消费级云台的绝对领军者。 有了手机,我们为什么还需要“口袋灵眸”? 不可否认,现在的云台技术已经得到越来越多消费级用户的认可,既然手持云台能提供这么稳定的拍摄效果,为何仍然有很多普通人没有接触到云台,或者不愿意频繁使用云台?问题出在现在手持云台的形态上,目前市面上其实并没有一款足够便携的手持云台相机、手机云台,能让用户无所顾虑地随身携带,掏出即用。 所以在“口袋灵眸”正式立项后,经过几轮头脑风暴,我制定出如下设计需求: 1.在拥有手机级别图像素质的前提下,一定要拥有超越手机的便携性、易用性。如果做不到,大家依然更愿意用手机开拍; 2.视频分辨率、码率、帧率等基本性能都要尽可能向Vlog常用的视频设备看齐; 3.需要一个独立的手机配套app,具备模板化快速剪辑等功能,一键成片方便用户分享。 现在回想起来,两年前树立这种超前设计指标,看似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这种对自身极限的不断突破正是大疆所擅长的。其他同类产品的发展也证明了市场确实存在对全新形态的手持相机抱有期望。 两年前的相机行业早已非复吴下阿蒙,视频创作设备除了比较传统的单反、无反相机外,还多了很多新选择。 手机是这些新选择中最特殊的一个。由于只有它能和网络生活无缝衔接,又是每个现代人出门必备的移动设备,现在还多了Vlog、短视频等基于移动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内容形态,因此本来并不是为拍摄而设计的手机竟然成为了当下最流行的相机。 但是以摄像机的标准来审视手机,我们也能发现很多天生的硬伤: 1.视频拍摄的防抖更多依赖于裁切画面实现电子增稳,难以在大幅度摆动和高频抖动中增稳; 2.电子增稳后画面视角变窄,无法充分利用广角镜头的视角;电子增稳由于CMOS本身是不稳的,还必定存在motionblur问题; 3.高码率的高清高帧率视频对存储空间的要求高。 年,为了给喜欢拍视频的朋友们提供一个更省心的专业稳定影像方案,大疆发布了第一代灵眸手持云台相机。防抖有三轴机械云台,视频拍摄有当时大疆最好的航拍相机禅思X3、X5系列,控制则有手机app。我们还提供了比同价位手机和相机更好的视频拍摄体验以及全景、延时等自动化功能,获得了不少摄影爱好者、媒体记者的认可。 (最顶配的OsmoRaw,搭载M4/3传感器,可拍摄RAW格式视频) 云台相机一体化设计的初代灵眸在当时是非常前卫的,之前从来没有这样的产品。然而从0到1是个极度痛苦的过程,灵眸团队拿出了在当时技术水平下所能达到的最好效果,现在回想起来,初代灵眸的设计其实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与我们最理想的消费级手持云台相机形态还有一定距离。所以我们两年前为“口袋灵眸”树立的设计目标其实才是我们理想中的手持云台相机应有的样子。 现在我们手上的“口袋灵眸”,正是这三大原则影响下整合多方资源与力量形成的终端产品。 小——对工程师想象力与技术实力上限的试探 相信绝大多数朋友在看到“口袋灵眸”之后,第一印象不会是视频参数、续航时间等等的理性数据,而是“口袋灵眸”超小体积所带来的感官冲击。如果把「口袋灵眸」放在第一代Osmo旁边,性能更强的“口袋灵眸”看起来竟然只比初代Osmo的电池稍微大了一点。 对于视频拍摄来说,三轴机械云台是个非常好的技术,它可以有效提高视频的观感。不过便携性自始自终都是阻碍大家把它带出门的一大原因。因此只有提供极致的便携性,才能说服大家在外出旅游、通勤、闲逛的时候把带上云台。这就是“口袋灵眸”研发团队最重要的任务了。 为了对“便携”有个明确的概念,我们观摩了不少亲朋好友日常通勤或旅行的装备,可以发现对于相机、耳机、平板电脑这样的非必要产品,即便已经在便携性上有了长足的发展,大家普遍的想法依然是能小则小,能不带就不带。 想要推动大家愿意全天候携带一个云台相机,就要让它能够被轻松地装进几乎每个人都有的随身收纳空间——口袋里。考虑到大家的口袋里已经有了钱包、手机、或者是钥匙,「口袋灵眸」的设计还得与这些产品和谐共处,所以我们最后以口红、打火机和口香糖这几款男性、女性各自会携带的随身物品为参照物,确定了“口袋灵眸”的体积和形状。 接下来的问题则是如何把我们想要提供的功能压缩到如此小的机身内。 缩小零部件的尺寸是最直观的方法。“口袋灵眸”的三轴机械云台是大疆开发过的最小的三轴机械云台,我们以Spark、MavicAir等无人机的小型化云台为基础,针对手持场景进行了改进,比如内部走线的优化,局部零件强度的加强,还有在外观上作出了美化,我个人认为线条简洁流畅的口袋灵眸云台目前市面上最好看的三轴云台相机。有些零部件的加工精度是消费级产品上罕见的,在跟供应商之间反复磨合的过程中,也推动了供应商生产工艺的提升。 口袋灵眸现在的外观很讨喜,事实上在敲定这个版本之前,我们推翻重来了很多次。 该缩的都缩了,下一步就是如何把这些零件以极高的密度整合起来。下面的爆炸图展示了量产版“口袋灵眸”内部结构,可以发现内部既没有多余的空间,也没有可以再精简的零件。为了尽可能多的把空间留给电池,我们对堆叠设计进行了大量的优化。 触摸屏、云台内部的同轴线也是整合的一大难点。云台体积如此袖珍,意味着留给穿线的空间非常狭窄,“口袋灵眸”顶部相机到手柄部分共穿过了55根同轴线负责传递相机和云台的信号,每根线材都细如发丝。 为了达到极致便携,团队必须要善于做减法,我们的思路其实就是用最小的系统功能来满足用户绝大多数的使用工况,剩下的特殊工况则通过外接配件来解决,这样可以在体积和功能实用性上取得一个相对平衡。 为此我们精简了一些低频使用或是非常浪费机身体积的功能或零件。取消了老款灵眸内置了无线模块和实体摇杆并将他们做成外接配件。 电路板可以缩小,排线可以更密集,无线模块也可以砍掉。那么有没有什么零件既无法砍掉,也不能在保证性能的同时小型化呢?电池就是个例外。 初代Osmo广受诟病的一个缺点是续航,所以在开发“口袋灵眸”的时候,我们就对它的续航时间和充电速度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电池的能量密度提升有限的情况下,想要延长续航,就只能尽可能加大电池的体积和容量。我们在之前所做的很多努力最后都腾出了空间来安放电池。 得益于大电池以是对功耗的极致优化,“口袋灵眸”的续航时长达到了分钟,配合5V/2A的接口更能在大约70分钟充满电。对于一台可以装到裤兜、衬衣口袋里的微型手持相机而言算是挺优秀的成绩了。 如果你仍然觉得这个续航不太够,那也可以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eixingzhao.com/fxzpf/5545.html
- 上一篇文章: 在快手上造飞机的人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