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贫困公益援助 http://pf.39.net/bdfyy/bdfhl/170621/5478879.html
猫头鹰的外貌、名字

猫头鹰是人们对鸱鸮(chīxiāo)科和草鸮科鸟类的俗称,它们能够夜间视物。猫头鹰周身羽毛大多为褐色,稠密而松软,飞行时无声,眼部的羽毛呈辐射状,细羽的排列形成脸盘,面形似猫,因此得名为猫头鹰。

那么猫头鹰为什么叫夜猫子呢?

一般动物视网膜上有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来负责对外界物体进行感光,视杆细胞光感强,视锥细胞光感弱,在白天光线充足的时候动物们常依靠视锥细胞在活动,而在晚上光线暗淡的时候,就要靠视杆细胞来辨别物体。猫头鹰和大多数鸟类不同,它们的两只眼睛长在头部的正前方,眼球上缺少控制瞳孔缩放的肌肉,因此,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它们的瞳孔都是一样大的,为了便于夜间活动,猫头鹰的视锥细胞几乎全变成了视杆细胞,增加了眼睛的感光度,这样它们在夜间也能飞行自如,到了白天反而看不清了。

它们被称为“夜间优秀的捕猎者”,光是倚仗了它们的眼睛么?

当然不完全是了,猫头鹰耳朵的构造也很特别,两只耳朵一高一低,一大一小,接受声音的能力很强,能够准确辨别猎物的方向,而且它飞羽的外侧还有特殊的结构,飞行时不会发出声音,可以悄无声息的靠近猎物。有了这些特殊功能,猫头鹰就可以白天睡大觉,晚上出来捉老鼠,所以,人们才管它叫“夜猫子”。

原理总结

猫头鹰能够夜间视物,主要是因为它们的眼睛结构特殊,猫头鹰的两只眼睛长在头部的正前方,眼球上缺少控制瞳孔缩放的肌肉,所以瞳孔都是一样大的,为了适应夜间生活,猫头鹰眼球上的细胞几乎完全变成了感光细胞,这样,它们即使是在漆黑的晚上也能正常看到东西。此外,出色的听力和飞行技巧更是让它们在夜间如虎添翼,成为优秀的捕猎者,被民间称为“夜猫子”。

责任编辑:杨天天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学原理一点通”原创

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点开原文,你会打开科学之门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eixingzhao.com/fxzpf/10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