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表的异常变化能反映你的身体状况,不少病
白癜风的症状及治疗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60206/4769919.html悦读中医每天11:30推送最新鲜的 中医药权威精品知识 喜欢,就为我标星 小编导读在临床中,有一种叫做“经络诊察”的诊病方法,医生通过按、循、摸等手法进行。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医者指下有异常感觉、触及有形的变化,如有结块、小的颗粒、小的细络等,这就是经络异常变化。厉害的医生通过这些变化就能熟知患者的身体状况。下面带大家长长见识,一起去学习几种最常见的经络异常变化。 01结块结块是肿块,是肌肉缝隙中较大范围的结块样肿大,边缘光滑,弹性较小,伴有肿胀或胀痛。多因经络缝隙里周边组织代谢物的堆积或者组织液的滞留,经发酵或酶变堆积而成。手三阴经,特别是在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较为常见。 结块可出现在经络的不同层次、部位。结块出现在肌腱膜说明可能有炎性病症。如在尺泽处有较大的结块,患者往往诉其咽喉部肿痛,可考虑咽炎、扁桃体炎。如结块出现在孔最、尺泽下,则要考虑气管病变,如慢性气管炎。如在肌肉较丰厚处出现结块,则提示相关的脏腑或者经络上有异常。 结块大小可以表明其相关器官上异常范围的大小,软硬程度说明患病时间的短长。如在心包经,郄门出现硬结块说明心肌有病变。结块越大说明涉及的心肌范围越大,越硬说明病变的时间越长。 02结节结节形态比结块小,小者如大米,大者如绿豆。弹性相对较差,硬度较高。有的可移动,有的不可移动。一般来说,结节多为病久、病重的现象。 如果结块或结节成为连续状,称为条索,提示经络的变异涉及面比较广,病程也比较长。它的浅深、长短不一样。 如果结块、结节在深部较坚硬,边缘较尖锐,表现为病久不可逆转,预后不良。 著者的一位老师,年逾八旬,因感冒发热诱发肺炎,表现为咳嗽,喘息气促,自感乏力。住院治疗后,因肺下部炎性渗出久久不吸收,故出院找我治疗。察经发现孔最下有一个结块,位置较浅,经针刺两周,一周三次的治疗,患者咳嗽明显缓解,且孔最下的结块亦消失。后复查胸片显示,下肺炎性渗出消失。此例说明经络诊察可以反映当前的病变。 著者在旧金山讲课时,曾给一名听课的老师察经。发现在她左侧手太阴经孔最深部有一个结块,如蚕豆大,边缘欠光滑,较硬,弹性小,压痛不明显。因为不清楚她的病史,只根据经络诊察结果说:“你的肺有问题。”她说几年前患肺癌,左肺部分切除。她的病虽然已经痊愈了,但在相关经络上留下了非常明显的异常变化。说明经络的变化不仅能反映患者当前的状态,亦能反应过去所患疾病。 著者在全国培训班课堂上给一名25岁年轻医生察经,发现在郄门段深部有一个结块。提醒他:“你的心包经有点问题,是不是有心肌缺血或有过心梗?”他说:“我都没有!心脏很好。”著者告诉他应注意心脏,心肌有可能会出现病变。大概两三个月后,年轻医生来信,说培训班结束一个月后突发心梗。当时感到心前区憋闷疼痛,因为曾被告知应注意心脏问题,医院就诊,未耽误治疗。这说明经络诊察能预判将来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综上所述,经络异常往往提示三种情况:①病症出现时,在其相关的经络上会出现变化;②旧疾虽愈,仍可在相关经络上留下痕迹;③经络异常,虽无即刻不适症状,但对患者将来可能出现的病症有预判作用。 03结络结络表现为在经络中或纵或斜或横向较细小的条状物。在络穴分布的段落较为常见。结络的出现可能与该部位局部组织液变质有关。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有外伤或局部扭伤,亦可出现结络,但结络处非常疼痛。如果是内因性病变产生的病理性结络,则结络处疼痛多不剧烈。 在经络线上有经筋、筋膜或韧带,如受到外伤,需要相当时间才能恢复。如果治疗不当或贻误最佳治疗时机,极有可能使局部发生永久性增厚或增生,这种情况下,不是经络的问题,而是经筋的问题。在受伤早期出现结络,可以采用对应取穴法,效果很好。如果病程在3个月以上,则效果较差。 04脆络脆络较结络更细、短,指下有脆碎的感觉,有时呈放射状。多在经络较浅的缝隙中发现,如大陵、神门、陷谷、冲阳、然谷、照海、水泉等浅浅的地方,多见于急性病证,在症状消失后也可消失。脆络出现的原因不详。 临床上某些心律不齐的患者症状发作时在神门可以摸到脆络,经治疗,心律不齐消失时脆络也随之消失。 05局部肌肉紧张度增高局部肌肉紧张度增高是指某一部位肌肉僵硬、胀痛,大多在肌肉丰厚处出现,如小臂、大臂、下肢肌肉丰厚处,跟肌肉的走行有关。严格地说,它不是经络异常,而属于经筋病范围。往往提示该部位的皮部、肌肉、肌腱中气血瘀积或过度充盈,大多为寒、热、湿邪留滞而成。 在临床中常遇到一些中风的患者,出现一侧肌肉紧张度增高。这是由于脑血管病变后,气血运行不畅,致使在相关部位局部代谢出现问题。治疗时要考虑相关的经筋,如为内侧经筋,要针刺外侧;外侧经筋,则针刺内侧。同时针刺相表里经。对于这种病情,有些医生选择用火针治疗,著者不甚赞同。有医生在远端井穴放血,此法著者较为支持。如果是因外伤导致的肌肉损伤,要尽量避免局部治疗,可用外敷药。 06松软下陷经络的腧穴区段,呈现松软下陷的指感,大多为局部脱水、循环迟缓所致。此时可采用局部针刺,也可用灸法。 07滞涩经络皮部出现滞涩的感觉,诊察时术者手下像摸砂纸,往往提示经络气血流动不畅,或病久气虚。其可出现在经络线上的某段,也可在具体的部位、穴位。 08水泡样异常经络缝隙中出现像水泡似的异常变化,一般出现在皮肤较薄的部位,在深层难以触及。往往在腕关节、指(趾)骨部位发现,如太白、束骨、京骨、然谷、神门、列缺等处。与结节相似,但比结节软,中间有空的感觉。 在经络诊察过程中发现特殊的形质改变,大多数在以上八种情况之内。但要注意,在经络诊察时所发现的一切异常必须与皮下脂坊瘤、神经纤维瘤及皮下的癜痕组织区分。经络异常一般是双侧对称,且分布在经络路线上(缝隙里),而皮下脂肪瘤、神经纤维瘤、粉刺瘤和瘢痕等是单侧的、不规则的。 学习针灸,经络医学不可不知。 一本书带你领略经络医学的魅力,帮你厘清针灸临证的思路。这本书就是—— 点击图片了解详情,扫码试读电子书 本书共分9章,系统阐述了经络医学理论。第一章导论,介绍了经络理论的历史沿革、经络医学概念的提出及研究方法、经络医学理论的价值和名词界定。第二章经络本意及经络系统的构成、第三章经络气化,详细介绍了作者对经络及经络功能的认识。第四章腧穴,介绍了作者常用的多个腧穴的定位和循摸方法。第五章症候结构,详细介绍了作者对症候的认识。第六章经络诊察,详细介绍了在临床中经络诊察的具体操作方法。第七章辨经,详细介绍了以经络诊察为基础如何判断病变经脉;第八章选经,承接上一章介绍在临床上如何选择治疗经脉;第九章选穴配穴,重点介绍了在临床选择治疗腧穴的原则,及作者有心得的对穴。 ▼往期精彩回顾▼最近睡得好吗?解决失眠这个扎心的问题,这6点不能少90%的人用过这种“偏方”治咳嗽,其实蕴含中医原理 肝火盛,这些眼病容易找上门 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有帮助,欢迎转发给更多的人。您的转发、点赞和评论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版权声明本文部分内容选自《经络医学概论》(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王居易著),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悦读中医(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eixingzhao.com/fxzjs/9572.html
- 上一篇文章: 长沙七旬嗲嗲不敢拍照片,只因长了ldq
- 下一篇文章: 大量上市人人嫌它长得丑,却不知是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