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抑制白癫疯扩大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369581.html

11月9日,中国文明网发布《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名单》,青海共有9人获得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他们分别是汪昌祥、阿保曲忠、王建军、苏生禄(回族)、王涛、马牙古拜(回族)、吴天一(塔吉克族)、施正录、韩英(女)。前进的动力,榜样的力量,下面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他们的事迹。

汪昌祥青海省湟中县拦隆口镇泥麻隆村小学退休教师

汪昌祥,男,汉族,年6月生,中共党员,青海省湟中县拦隆口镇泥麻隆村小学退休教师。

40年来,他只有一个念头——坚守山村教学第一线,不让村里的一个孩子掉队,托起基层教育的希望。近30年里,他只有一个信念——与癌症抗争,用言行诠释一个老师的无悔担当、一个共产党人的价值信仰。

“土屋子、土台子,里面坐着一群土孩子。”这是昔日泥麻隆村小学的真实写照。高中毕业后,汪昌祥就在这里开始了自己的教师生涯。之后的40年,他用始终如一的热情面对一茬茬学生。上级部门曾推荐其当副乡长,他婉言谢绝。他说:“学生是我生命的根。”

他用父母般的心爱护每个孩子。为让家境困难的孩子上学,他四处奔走,不仅向有关单位反映情况,也积极开动脑筋,背着家乡的鲜豆角、炒大豆等土特产,向社会各界“化缘”,托起了一个个家庭的希望,托起了一个山村的教育梦想。年底,汪昌祥罹患胃癌,但病魔并没有将他击倒,在积极接受治疗的同时,他依然全身心投入工作。手术后5个月,他强撑病躯,重返讲台,不希望因为自己耽误学生的未来。

汪昌祥深信知识改变命运。村里50岁以下的人几乎都是他的学生。40年过去了,曾经封闭落后、人口不足人的泥麻隆村里,先后有65名学生考取了知名院校。“这些孩子将来也能改变家乡的贫困面貌。只要我的付出能够为山村带来一点变化,我就感到很欣慰。”

退休后,闲不住的汪昌祥成为一名志愿者,成立了“汪昌祥爱心志愿服务队”,奔波数万公里,组织志愿者开展助学、助残、助老活动。他们争取到多家单位的赞助,为多巴镇的拉卡山小学、洛尔洞小学及海子沟乡的学校送去电脑、篮球、跳绳、书包和文具;连续四年把教辅图书送到湟中县的四营学校、李家山学校、康川中学等学校;为20余名贫困学生联系到从小学到大学期间的一对一资助……这些年,他和他的团队共筹措捐赠物资折合人民币余万元,资助了多名贫困学生和孤寡老人。

汪昌祥荣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最美乡村教师”等称号。

阿保曲忠(女,藏族)青海省玉树州囊谦县香达镇东才西村村民

阿保曲忠奉行朴素的爱心观,把唯善、行善、勤善立为自己的处世箴言,为一名没有血缘关系的藏族青年捐献肾脏,受到当地人的称赞。她说:“帮助身边的每一个人,是我们活在世上的一份责任。”

彭措求忠家是当地一户朴实的农牧户,厄运却接二连三地降临到她的家庭。大儿子意外死于车祸,本人不幸身患重病,雪上加霜的是,年仅22岁的二儿子阿保扎西又被诊断出患有尿毒症,巨额的医疗费用让这个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陷入了困境。阿保曲忠曾租过彭措求忠家的房子。因为两家相处得很好,阿保曲忠一家搬离后,双方仍有电话联系。彭措求忠常向阿保曲忠倾诉,阿保曲忠对于她的处境感同身受,一次又一次地安慰她、鼓励她。

年6月,阿保曲忠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医院做了匹配测试,没想到竟与病人的肾型完全吻合。当丈夫得知她想割肾救人后,为妻子的擅自决定感到气愤,但看到妻子助人于危难的决心和善良的胸怀,又逐渐转变了态度。为慎重起见,他们征求了亲人们的意见,很多人表示不理解。经过深思熟虑,在丈夫的陪同下,阿保曲忠和彭医院,顺利完成了肾脏移植手术。阿保曲忠的初衷很简单:“帮助身边的每一个人,是我们活在世上的一份责任。我捐肾,就能帮助彭措求忠渡过难关。”从肾脏移植到术后身体康复,阿保曲忠没有向彭措求忠家索要一分钱,反而自己掏腰包花了2万余元的医药费。

在日常生活里,阿保曲忠始终恪守与人为善、和谐相处这一人生信条,对需要帮助的人和事都会尽力而为,她的道德品行在街坊邻居当中有口皆碑。在丈夫担任也热社社长6年期间,无论是村里修路架桥,还是村民盖房修院,阿保曲忠都会跟随丈夫参加义务劳动,帮助村民。“很多人不理解我的作为,只要我的丈夫和女儿们理解我、支持我,我就心满意足了。”阿保曲忠用最淳朴的语言诠释了自己的大爱情怀。

王建军青海省西宁市公安特警支队四大队副大队长

王建军,男,汉族,年9月生,中共党员,青海省西宁市公安特警支队四大队副大队长。

从警9年里,王建军利用业余时间惩恶扬善,抓获抢劫、扒窃、诈骗等各类犯罪嫌疑人余名,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20余万元,以满腔热血和一身正气维护着城市和谐与安宁。

年5月7日晚,王建军在下班路上遇到犯罪嫌疑人辛某持刀抢劫一名妇女。他大喊一声,拔腿就追。眼看逃跑无望,辛某突然抽出一把半尺长的尖刀,转身顶在王建军的胸前。面对威胁,王建军没有丝毫恐慌和畏惧,义正辞严地喝道:“把刀放下!你跑不掉的!”见王建军毫无退缩之意,辛某心虚手抖。就在对方犹豫的瞬间,王建军一个锁喉折腕,迅速夺下尖刀,将其擒获。

年端午节期间,王建军乘坐公交车时,发现两名男子形迹可疑。凭着经验,他断定这两名男子就是常在公交车上行窃的“刀片客”。此类“刀片客”往往都是团伙作案,抓捕十分困难和危险。王建军先是冷静观察,发现扒手用刀片划破乘客衣兜实施行窃后,立即亮明身份对司机高声喊话:“我们是警察!车上有扒手,不要开门,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然后又说:“我们是专业跟车反扒警察,还有同伴就在后面车上。车上的扒手不要反抗,请乘客们检查自己的衣兜和钱包!”扒手怕暴露没敢有所动作。随后,他以盘查名义接近两名犯罪嫌疑人,将其迅速控制。

年12月的一天晚上,王建军下班途经某小巷,突见8个手拿长砍刀的小青年从两辆面包车上跳下,气势汹汹冲进一间棋牌室。他见形势不妙,立马跟着冲进去,只见里面一个中年男子已被打倒在地。王建军一边大喊“警察,不许动”,一边将行凶的一个小青年拽倒在地,迅速夺下砍刀。另外几人趁乱逃跑,一场血案被他及时制止。

年5月27日下午,王建军和新婚妻子乘坐公交车外出时,发现3名扒手相互掩护,从一位妇女挎包内窃得一个钱包后准备下车。王建军当即对3名扒手大喝一声:“站住,我是警察!”随后,他快速上前抓住窃得钱包的扒手。在与扒手厮打过程中,公交车门突然打开。王建军重重摔下了车,身上多处摔伤,但他咬着牙一路追赶,最终将扒手制伏。

王建军荣立三等功3次,荣获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称号。

苏生禄(回族)西宁海关服务中心职工

苏生禄,男,回族,年5月生,西宁海关服务中心职工。

多年来,苏生禄以“该出手时就出手”的责任担当,勇敢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累计抓获各类不法分子多人,为身边群众做了大量好事实事。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嫉恶如仇的回族好“尕娃”。

年5月8日,苏生禄外出办事。在公交车上,4名窃贼盯上了一位中年妇女的背包,由3个人掩护,另外1人行窃。这时,苏生禄扭头看到窃贼从受害人包内偷窃,他大喝一声“你们在干什么!”4名窃贼看着马上到手的财物就要被搅黄,立即掏出尖刀扑了过来。苏生禄同窃贼展开了搏斗,凭着从小练就的散打基础,他以一敌四,在公交车司机和其他乘客的帮助下,最终制伏了4名窃贼,移交给公安局。

年10月17日,苏生禄乘公交车去上班,刚一上车就发现3名小伙子正在殴打一名老年妇女。他连忙和另一名乘客冲上去制止,并询问老人为什么被殴打。老人告诉他,给女儿买嫁妆的钱被这3个窃贼偷走了,找他们索要却遭到殴打。苏生禄奋勇抓捕3个窃贼,窃贼掏出携带的凶器朝苏生禄的头部砍去。苏生禄用胳膊抵挡,胳膊顿时血流如注。但他没有退却,忍痛奋力将3名窃贼制伏,为老人挽回了多元的现金损失和价值近万元的金项链。苏生禄又不顾自己的伤痛,医院治疗。

事后,老人到苏生禄的单位送锦旗致谢,送上元现金,被他婉言谢绝。

生活中,苏生禄积极参加爱心帮扶活动,用自己不多的工资帮助有困难的人,为孤寡老人、伤残人员、贫困学生捐款约多元。对于这一切,苏生禄总是说:“这是我应该做的,以后我还会这样做,以尽我的微薄之力。”

苏生禄荣获青海省见义勇为先进分子等称号。

王涛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涛,男,汉族,年6月生,中共党员,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涛以诚信理念推动诚信建设,积极参与当地农村文明信用工程创建活动,建立以信用为基础发放贷款的新模式,为当地诚信建设作出突出贡献,推动了“比诚信、讲文明”良好风气的形成。

王涛刚来到大通工作时,企业资不抵债,在全县金融行业中排名最后。

面对困境,王涛大力倡导依法经营、诚信为本的服务理念,积极参与文明信用工程、金融惠农服务基础建设等工作。

在他带领下,大通农商银行服务“三农”、服务小微,存贷款业绩逐年攀升,连续两年被青海银监局评为青海省“良好银行”,蝉联两届全国文明单位。

王涛深知农村金融工作对于农民的重要意义,也清楚了解许多农民由于缺少担保人、抵押物而无法及时获得贷款发展生产。

因此,他坚持把提高金融服务“三农”质量作为工作重点。经过反复探索,他力促银行与当地文明办联合开展农村文明信用工程创建活动。

根据活动规定,农民到大通贷款不再需要担保、抵押等繁杂手续,而是以“十星级文明户”创建为基础,以诚信为杠杆,发放文明信用贷款。对每年涌现出的文明信用乡镇、文明信用村、文明信用户,银行将他们的再贷款利率下调1%或0.5%。

文明信用工程的实施极大地提高了群众贷款积极性,逐步成为诚信教育的有效方式。目前,大通县8万多农户中,文明信用户达到5.7万户,授信总额28.69亿元,累计发放贷款15.9亿元,其中精准扶贫贷款笔3.77亿元。

大量的支农信贷资金活了产业、宽了路子,使全县农村出现种植、养殖、运输、旅游等各种产业竞相发展、农民收入不断增加的良好局面。

作为一个全国文明单位的负责人,王涛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用爱心回报社会。

银行从年起成立“信合爱心基金”,全体员工每月自愿捐款、单位每年固定出资,向全县教育系统、灾区、贫困群体等捐款;并坚持为各类文明创建活动提供支持,展示文明单位风采,助推示范带动作用。

王涛荣获西宁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工作者。

马牙古拜(回族)青海省海东市化隆县谢家滩乡下河滩村村民

马牙古拜,男,回族,年10月生,青海省海东市化隆县谢家滩乡下河滩村村民。

马牙古拜家境贫寒,因生意失败和家人重病,背上20多万元债务。然而,他在外地打拼、经营拉面馆期间,却多次上演拾金不昧的温暖故事,为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写下了当代注脚。

年6月,马牙古拜一家辗转多地后,来到海南省海口市开起拉面馆。一家人在这个陌生的城市起早贪黑、勤勤恳恳干活,靠着诚信经营逐渐站稳脚跟。

年3月14日中午,北京游客王先生来到马牙古拜开的拉面馆用餐。餐毕离开时,他将一个装有6万多元现金、一台平板电脑,以及房产资料的黑色单肩背包遗落在身边的椅子上。王先生离开后,马牙古拜15岁的女儿马忠梅发现椅子上有客人遗落的背包,立即告诉父亲。马牙古拜打开背包一看,发现里面有一沓沓现金等贵重物品。他立即拉紧拉链,告诉女儿:“这是客人不小心掉的包。里面的钱和东西,我们不能动!”他将背包谨慎保管,等待失主认领。

离店3个多小时后,王先生才突然想起自己携带的背包不见了。但他却记不清背包落在了哪儿,找了许多地方都毫无结果。最后,几乎绝望的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到马牙古拜开的拉面馆。核对过有关信息后,马牙古拜将背包归还失主,并请失主当场清点包内钱数和物品。王先生被马牙古拜诚实守信、拾金不昧的义举深深感动,对马牙古拜一再表示感谢,还专门送上锦旗。

在马牙古拜的拉面馆里,类似的故事多次上演:有年轻男子将手机忘在面馆板凳上,他及时归还给失主;有青年情侣把包遗忘在店里就离开了,马牙古拜替他们保管好……

马牙古拜内心始终秉持一个原则:做人做事要凭良心。捡到东西要还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不是我的,一分也不能拿。

他的面馆里还有一张贴满爱心笑脸的挂牌,每张“笑脸”都是一碗热气腾腾的牛肉面,代表免费提供给一位需要帮助的人。几年来,他为环卫工人、城市志愿者和各种求助者送上的免费爱心拉面已经数不清了。

马牙古拜荣获海南省道德模范、“感动海南”年度人物、“最美青海人”等称号,其家庭被评为海南省“最美家庭”。

吴天一(塔吉克族)青海省高原医学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吴天一,男,塔吉克族,年11月生,中共党员,青海省高原医学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吴天一是我国低氧生理和高原医学的学术带头人,在青藏高原、喀喇昆仑等地区从事高原医学研究50多年。他是青海省地方科研院所里走出来的第一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也是塔吉克族的第一位院士。

年吴天一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国医科大学。毕业后,他与妻子随中国人民医院工作两年,年夫妇俩响应党中央支援大西北的号召来到青海。50多年来,他奋战在青藏高原,数十年的高原科考活动,险象环生,多次车祸,14处骨折,但他始终把青藏高原当作科学事业的根。

在人类高原适应学科领域,他开拓了“藏族适应生理学”研究,从整体、器官、细胞和分子几个水平上,提出了藏族已获得“最佳高原适应性”的论点,为人类低氧适应建立起一个理想的生物学模式,引起国际高度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eixingzhao.com/fxzjs/9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