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权威青春痘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8598820.html

“压力是成长的‘加速器’

专注、坚持、合作、享受

只有不留遗憾,才能极致绽放”

这是《天天向上》全新企划“边境上的宝藏”开展后,丫头导演给自己的激励。摄制组人员从长沙到中缅边境云南德宏,紧接着又赶赴中俄边境黑龙江漠河、中越边境广西防城港、中哈边境新疆塔城、中朝边境吉林延边,飞行公里,历经38天拍摄,在常人无法想象的工作强度下,最终成就了电视观众触手可及的绝美文化大餐。

以上只是丫头导演的部分日历和机票,月历都不够写了。

五大“边境宝藏”打开中华文化画卷

在电视人的制作生涯中,这种漂泊并不罕见,幸好所有的辛苦都有了意义。

有一位网友就评论到:《天天向上》“伪装者”环节很精彩,既有笑点,又能让观众用脑去看,参与其中,猜伪装者使整个过程都让人看的很仔细,不管猜没猜出来,都有被科普到知识,也让大家注意到了那些边境城市的素人代表,无论什么结果,都挺有意义,导演组厉害啊。

在《天天向上》“边境上的宝藏”播出的五期节目中,观众在云南德宏了解到了这些宝藏:翡翠、户撒阿昌刀、过手米线、撒撇、抵棍;

在黑龙江漠河认识了憨厚的北极村村长、勤勤恳恳的最北医生、辛苦的最北邮局邮递员、丰富的最北山珍,还有守护驯鹿的最北民族鄂温克族;

在广西防城港不但学习了京族特色独弦琴、砧板陀螺和高跷捕鱼,还看到了特色卷粉、海鲜的美食盛宴;

还有体验了新疆塔城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塔塔尔族民族服饰+歌舞+美食、全国收藏数量最多的手风琴博物馆以及美味的俄罗斯族烧烤;

在吉林延边知道了这里产出绿色无污染的延边有机大米和延边黄牛肉,还有特色鲜明的朝鲜族跳板运动、以象帽舞为主的朝鲜族舞蹈。

《天天向上》节目组,穿越祖国的大好河山,由南到北,又由东到西,不但为电视机前的观众带来了鲜为人知的祖国边境传统文化,也向所有人展示了幅员辽阔的中华大地这样一幅美好画卷,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原来孕育着如此多深厚丰富的民族文化传统。始终以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己任,《天天向上》一直在践行,也一直在创新。

六位“伪装者”接力中华文化传承

这次全新企划不仅为观众带来了五大“边境上的宝藏”,还带出一批“伪装者”,他们中有些是边境上本土的文化承载者,有些则是节目组找来为了混淆嘉宾和观众视线的演员,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致力于为大众传播中华文化。

就像第一期“边境上的宝藏云南篇”里饰演刀王女儿的“伪装者”阿摇,就是地地道道的云南人。毕业于伦敦大学的她,曾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工作,现从事着传媒行业。阿摇来天天向上饰演“伪装者”,是为了更好的把家乡的文化传播出去,梦想着户撒刀技艺文化有一天能走出国门。

第二期“边境上的宝藏漠河篇”里饰演最北邮递员的“伪装者”,是在《甄嬛传》中饰演过印公公的郭子豪。他花时间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去实践学习快递员的工作,为观众形象的展示了在漠河最北边境的邮递员,日行两万八千步的艰辛。

第三期“边境上的宝藏广西篇”中有两位“伪装者”演员,其中饰演广西青年高跷队队员的是抖音上拥有百万粉丝的模仿达人,也是一位怀揣梦想的青年演员——胡浩帆。他去广西学习当地的语言,深入研究和训练高跷捕鱼技艺,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将这项不为人知的传统技艺传递给所有的观众,让更多人了解广西的传统文化。

而饰演广西大厨的辜德超,本身也是个真大厨,你也许叫不出他的名字,但在《辛亥革命》、《鹿鼎记》等上百部影视剧中都有他熟悉的面孔。在节目现场呈现的广西特色海鲜都是由他亲手制作,来《天天向上》饰演“伪装者”,去到广西当地学习特色海鲜制作,是因为他想将普通边境人民的真实生活呈现给电视机前的观众。

第四期“边境上的宝藏新疆塔城篇”饰演塔城手风琴馆馆长的是哈萨克族演员莫合塔尔·铁列吾哈孜,从业八年的他,所有动作戏都自己上场,从来不用替身。而此次为了在电视上短短的十几二十分钟之中,能最大程度的呈现塔城这座“手风琴之城”的风骨,不但去塔城实地了解手风琴文化近一个月,还真正的拜师学艺学习如何弹奏,而这些全是为了更好的把新疆塔城当地的民族特色文化特色展现在电视荧幕上。

第五期“边境上的宝藏吉林延边”饰演延边有机大米创始人女儿的魏小欢,她是《寻龙诀》里的班长王霞,也是《一代宗师》里的红牌阿姑。来到《天天向上》的节目现场,她将一个熟识大米种植技术的女儿演绎得天衣无缝,不但将延边大米的特点牢记于心,更如数家珍地向观众介绍出来。只是为了让这样一份来自于吉林延边本地的优质大米,能被全国人民记住。

十年之期承载无数素人梦想

而回顾新企划“边境上的宝藏”系列中所有出现过的伪装者,他们也许是某个大片中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色,或者是一部大热剧集中的反派小人物,抑或是在现实生活中的一个北漂多年一无所获的追梦者。《天天向上》的舞台就像是一个窗口,给了他们实现梦想的机会,让他们可以通过这个窗口被世界看见,从而开启了不一样的人生。就像汪涵对“伪装者”胡浩帆鼓励的那样:“让《天天向上》成为你精彩的第一步。”

不仅如此,《天天向上》也是很多现如今已经大火的明星追梦的第一舞台。这个夏天因《镇魂》大火的朱一龙,最早被观众们所认识,就是来自于《天天向上》;而那年还只是“益达女孩”的郭碧婷,会唱歌的小男孩左溢,现在也开启了另一种人生;赵丽颖和王凯上《天天向上》时还只是籍籍无名的小演员,如今也成了大热的流量代言人;更别说因上《天天向上》大爆于网络的丹麦小天使和海关帅哥,改变了人生轨迹的同时振奋了无数草根的心。不仅仅只有以上列出的这几位,过去十年《天天向上》还挖掘了各行各业无数的草根素人,用一个又一个普通人的奋斗故事,给观众带来快乐的同时,也用最亲民最贴近生活的方式感染了无数人,传递着正能量。

十年新起航,《天天向上》依旧立足草根,既实现普通人的梦想,又以普通人梦想的成功实现,给予正在收看的各位以奋斗的希望。综艺需要正能量,《天天向上》传达给观众的,就是每个平凡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的追求和梦想。

三大企划升华《天天向上》文化气质

十年的光阴荏苒,又是一轮新的征程。回顾《天天向上》十周年三大企划:兄弟心愿周、十周年庆典和边境上的宝藏,有怀旧更有创新和探索。

从兄弟心愿周开始,《天天向上》十周年企划便显示出不一样的气质。节目以实现天天兄弟心愿的方式,如天天兄弟一起的合宿、保护生态、创作《天天向上》主題曲,以及钱枫的减肥心愿、王一博的户外机车赛心愿等,以内容品质为标尺,用最新颖的表达方式,来吸引年轻受众。永远和观众一起,这也是《天天向上》一直以来的方向。

而十周年庆典,则是一场大怀旧,看着俞灏明、矢野浩二、田源等新老天天兄弟在《天天向上》舞台上的重新聚首,观众也情不自禁的被感动,俞灏明更是当场落泪:“涵哥老了,我长大了。”十年的沉浸与回顾让每个陪着《天天向上》长大的人无不感慨。

有回首,更有前瞻和探索,“边境上的宝藏”应运而生,用寓教于乐的方式,把中华文化以及祖国大好山河展现在观众面前,《天天向上》用自己独有的方式在告诉年轻受众:祖国有多美。这也是《天天向上》十周年后的新起点,坚持挖掘素人,继续深化节目内涵。

一档好的综艺节目,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价值观是第一要素。而如何发挥人物的榜样性作用,则是一档文化综艺必备的素养。从《天天向上》多年的企划来看,群众和素人仍旧是节目一以贯之的人物核心。这是《天天向上》所拥有的其他综艺不具备的独特优势,始终坚持以素人来传递和传承中华文化,让文化传承普众化,不断通过普通人发挥各行各业的人物榜样力,从而实现独有的价值核心。

如何发掘普通人身上的闪光点,如何让默默无闻的辛勤劳动者发光发热,如何在平凡的人物和人生中让受众产生共鸣,《天天向上》做了最为扎实的功课。超越当下,立足未来,不慌不忙,来日方长。《天天向上》用真正的素人,用真实的故事,成为了青年文化的开拓者和引领者。

-END-

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eixingzhao.com/fxzjs/6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