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那治疗白癜风 htt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探究历史的真相,挖掘过去的故事,听听老一辈讲述脚下土地曾经发生的故事

正文

后周世宗柴荣,五代晚期后周政权的第二任统治者,亦是五代十国时期为数不多的有为明君。

柴荣本是郭威的义子,十五岁那年投身行伍,二十四岁便被封为将帅,三十三岁继承大统。柴荣的军事、政治能力相当出色,在他的治理下后周打破了五代时期群雄割据的僵局。不论是契丹、后蜀还是南唐,均被柴荣征服。

因为柴荣生平功勋卓绝,所以后世对他的历史评价相当之高。很多人都说:倘若柴荣没有英年早逝,那么,后周势必可以成为唐后首个统一政权。对柴荣最中肯的评价,出自宋朝理学家朱熹之口:“五代时甚么样!周世宗一出便振!”

这句话的背后,当有一句潜台词,那便是:“柴荣一损便衰。”柴荣英年早逝之后,后周陷入到了混乱之中。由孤儿寡母治理的政权,向来遭人觊觎。柴荣的部下赵匡胤,在禁军诸将的策动下玩了一出“黄袍加身”,夺取了郭威、柴荣的成果,使后周成了北宋的嫁衣。

那么,柴荣是怎么英年早逝的?

《宋史》给出的解释比较简单,就是在北伐契丹的过程中因病暴毙。然而,宋朝学者王铚却在《默记》中给出了截然不同的说法。

话说,柴荣在征讨幽州的某日,枢密使王朴求见皇帝。

王朴暗示柴荣“借一步说话”,柴荣屏退了左右后,他神色慌张地说道:“大事不妙,不日将有大难临头。”

柴荣不解其意,询问王朴何出此言。

王朴为难地说道:“臣昨夜夜观天象,发现异动,不知当讲不当讲。”

柴荣让王朴但说无妨,王朴只能隐晦地说道:“这件事关系到江山社稷,陛下是躲不过的,臣亦躲不过。至于是什么事,今晚请陛下随臣一块去看,自可知晓。”

于是乎,当天晚上周世宗带着王朴微服出巡,两人一路来到荒郊的五丈河。此时正值午夜将至,王朴指着河对岸的方向对柴荣说道:“主公能看见远处像是灯火一样的东西吗?”

柴荣顺着王朴指的方向看去,只见河对岸果然有一盏类似渔火的光亮,那光亮盘旋而行,越转越大,逐渐变得如车轮般大小。

柴荣仔细一瞧,光亮中间好似有一三岁小童,正伸出手朝着自己的方向指指点点。

光亮缓缓划过对岸,王朴立即对柴荣说道:“请陛下速速拜之。”

周世宗不敢马虎,立即对光亮行礼。过了一段时间,那光亮与“三岁小童”逐渐消失在柴荣二人的视线中。

王朴悲戚地对皇帝说道:“您已经看到这些了,臣也没什么可说的了。”

仅几天后,王朴便暴毙于军队中。

王朴过世后,柴荣亦身染恶疾,驾崩在北上的途中。

那么,这个王朴是谁呢?

史料记载,王朴幼时颖悟,好学擅文。后汉乾祐三年,擢进士第,拜秘书郎,依附枢密使杨邠。其后见政局日乱,便审势东归,避乱免难。广顺元年,担任镇宁节度使柴荣的节度掌书记。柴荣即位后,王朴献《平边策》,主张“攻取之道,从易者始”,先取江淮,再逐一消灭南方割据势力,最后平定北汉;并规划开封、修订历法、考证雅乐,深受柴荣重用。

在《默记》中,作者得出了这一关于柴荣死因的结论:“天授我宋矣。火轮小儿,盖圣朝火德之盛兆,岂偶然哉!”什么意思呢?就是作者认为:亮光里的“三岁小童”,便是天宫中下凡的火德星君。因为大宋是以火德立国,是以这个场面是在暗示上天将江山社稷给了赵宋。既是如此,即将统一全国的柴荣自然要“顺应天命”,早日应劫。

自古以来,当皇帝的总喜欢搞出一些君权神授的流言,增加其政权的合法性。赵匡胤为了坐稳江山,就曾编出一套火德星君下凡的顺口溜。因此,《默记》中的说法,只是为了拍赵宋皇帝的马屁罢了。毕竟,后周被北宋取代的过程太过仓促,唯有“火轮小儿”下凡这样的说辞,才能解释其中的突兀。

那么,王铚笔下的“火轮小儿”就是他杜撰出来的玩意吗?

也不尽然。

虽说,火德星君的说法未必是真的,但柴荣看到火轮小儿的情况也不一定是假的。王铚出身于书香门第,他的这部《默记》在后世享誉盛望。《四库全书》对这本文献的评价相当高,“铚熟于掌故,所言可据者多矣”。

既然,“火轮小儿”的说法不是空穴来风,那么,只有一种事实能够解释这一现象,那就是:周世宗遇到了不明飞行物。在我国古代,有不少关于不明飞行物的记录。早在夏朝开始,就已有人成为UFO目击者。

因为古人的知识有限,所以,经常会将一些未知的自然现象形容成“日”、”星“、“轮”、“盘”、”灯“等等,并将它们理解成星宿、鬼神的威能。当然,柴荣在目睹“UFO”后身患恶疾,并不治而亡,这只能解释为一种巧合。

毕竟,文献中没有任何证据表示周世宗的英年早逝与目击不明飞行物有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eixingzhao.com/fxzzp/7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