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如果不是一条空军的拉链裤,暴露了身份,他可能一辈子都是位只求温饱的农民;如果不是一位慧眼识珠的领导,揭穿他的"老底子",谁也不知道他的那些惊人往事。

年春,山东日照县孙家村,该县统战部部长夏良柏走进了这个海边渔村。大队干部对这位"县官"相当重视,十分热情地接待了他。忙完工作,回到大队部休息,一位老农民立即为夏良柏端上了茶水。

真的不愧是做统战工作的,面前端茶的老农民让夏良柏眼睛发亮,他的 感觉:他不像个普通农民!首先引起夏良柏怀疑的是他身上穿的那条与众不同的裤子。

一位60多岁的农民居然穿着一条空军才有的拉链裤,这裤子穿在他身上不仅合身,还颇有精气神。夏良柏再端详老人的举止和细微动作,总觉得他身上有一种特别的气质。夏良柏心中更有底了:这个农民不简单!

夏良柏赶紧让老人坐下,慢慢地和他交谈起来。那老农民也觉得眼前的这位领导很是亲切,二人聊得火热。老农民的话匣子打开,越说越兴奋,一旁的大队干部听着惊呆了,甚至有些惶恐。夏良柏也没有想到,这次乡村之行,竟然挖出了这么大的秘密。

老农民说自己上过黄埔军校,出国学习过,是飞虎队成员之一,击落过日军飞机、美军飞机,开国大典阅兵中的飞行编队里就有他的身影。

大队干部越听越玄乎,这么大的人物怎么就憋在自己这个穷窝窝里当农民呢?他们不相信!夏良柏却深信不疑,因为金子身上的光芒是遮挡不了的,他能感受到老农民身上的那道光,那种平常人没有的东西。但他也不明白,这颗金子为什么在乡野之间沉默这么多年?

带着这个疑问,夏良柏和老农民聊得更加深入,老农民也许是压抑得太久,需要一场畅快淋漓的宣泄,他将自己从出生到如今的所有经历和盘托出,向面前这位难得的"知音"倾诉起来——

他叫王延周,年10月出生在一个普通农家,日照(大)孙家村就是他的降生之地,他的前半生15年,后半生50年都是在这个生他养他的地方渡过的。

王延周家和伯父住一个院子,东西屋两家。打小伯父家的老二王延德就是他心目中的偶像,一身戎装,英俊潇洒。王延周就渴望着能像二哥(堂哥)那样走出去当上军官,成为英雄。

年,15岁的王延周辍学跟随父亲在青岛"打工",少年的叛逆,加上二哥那"高大"的形象一直都在他心中晃动,没多久就被老板炒了鱿鱼,被父亲轰回了老家。

回到了老家,他的心更飞了,便写信拜托二哥一定要把自己带出去。年,他终于接到了二哥的来信:二十九军准备招收一部分学生,见信速来。那一刻,王延周欣喜若狂,他的愿望实现了!

16岁的王延周就这样踏进了军营,二哥将其送进了学兵营接受入伍训练。不久,学兵营扩大为第二十九军军事训练团。七七事变,17岁少年 次见证了战争的血腥与残酷。

损失惨重的二十九军将余名军事训练团学员也遣上战场。他们中很多人连 都没摸过,一场战斗下来,损失大半。王延周腿部中弹,和东北籍同学李宝瑞等四名战友趁着天黑及大雨突出重围,逃到了西安。

次军旅生涯就这样结束了,但那场战斗让王延周心中对侵略者的仇恨更深,他更加坚定还是要走进军营,和侵略者兵火相交。机遇也再一次倾向这位年轻人,给他提供了一个更高更大的平台。

到西安不久,王延周看到了中央军校(黄埔军校)16期招生广告,而且西安所在的七分校也在招生。他毫不犹豫地报名了,顺利录取。年夏,18岁的王延周,开始接受黄埔军校正规的军事训练。

年12月,毕业还有三天,这些即将走出军校成为一名陆军军官的学生们开始忙着上街照相、兜风。走在西安大街上,墙上贴着的一张红纸黑字告示吸引了他,这是笕桥空军军官学校的招生广告。

王延周被那"航空"两字吸引着,看了好几遍,对着条件,觉得自己应该没问题,就决定抓住这个机会:上天!天随人愿,他又一次被录取,过渭水,翻秦岭,跋涉两千多公里,费时近一个月,王延周到了四季如春的昆明,正式加入空军队伍。

年底,随着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太平洋战争爆发,空军军官学校十四期同学接到空军总指挥部命令,全部赴美国深造。王延周又远渡重洋,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鲁克及雷鸟基地接受飞行训练。

年春天,王延周毫不犹豫地回国参战,加入到由"飞虎队"创建者陈纳德所领导的中美空军混合团,进入空军第三大队八中队,成为飞虎队中的一员,开始在蓝天上与日本侵略者战斗。

年6月1日,这是王延周首次驾驶P-40N战斗机执行任务,22架战斗机掩护15架轰炸机轰炸被日军占领的郑州火车站。返航途中,他发现左前方有一架日军双引擎96型运输机。 次直面日军飞机,王延周既紧张又兴奋,他决定让自己的 次变得更有意义。

王延周驾机尾随其后,加速飞至"猎物"后上方,迅速打开6挺机枪电门,敌机机身充满瞄准光环,他右手食指轻轻一按驾驶杆上的电钮,哒、哒、哒,一串串子弹飞向敌机。敌机变成了一个大火球栽了下去。紧接着"嘭"地一声巨响,地上升起了蘑菇云。

初战告捷,这是王延周 次驾机出征,也是他 次打下日军飞机,此后长沙战役、常德战役、河南战役他均参加出击,多有战绩。抗日战场上,他先后击落敌机5架,8次穿越驼峰航线。空军指挥司令部授予他" 飞行员""空军战斗英雄"光荣称号,航空委员会派代表给他颁发了"四星星序飞鹰"奖章,晋升为空军少尉。

抗战结束后,王延周被调到济南国民党空军第九战区司令部。年4月20日下午,王延周驾驶着一架救护机从徐州飞往济南国民党空军机场。这一飞,从此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

华北平原常见的沙尘暴,风挟着黄土和沙尘,天地混成一片。而此时机翼漏油,他决定降低高度迫降,当他死里逃生安全迫降,走下飞机时,才知道自己落在了解放区的一片麦田之中。

国军飞行员,落在解放区,王延周的心中甚是恐慌,不知道自己接下来会面对什么。村民们围拢来,像看稀奇一般,村干部让几个民兵看管着他,端来了大饼稀饭和炒鸡蛋。让自己不要害怕,不会有人 他的。

一个多月后,他被安全送到了晋察冀军区。政治委员罗瑞卿也是老黄埔,他以老大哥、学长的身份告诉王延周安下心来,打消顾虑,好好学习,多走走看看。

年春节,王延周在晋冀鲁豫军区一纵队司令部度过,这是一个特别的春节。物资供应短缺,但一样热热闹闹,吃着老百姓送来的水饺、鱼肉、花生、红枣,炊事员与司令员同桌,互相敬酒。这样的军民鱼水情、官兵兄弟情,面对"走者欢送,留者欢迎"的政策,王延周坚定地选择了后者。

就这样,他成为驾机起义人员,先后在解放区教导团将校大队、牡丹江航校工作,参与培养新 代空军飞行员。年10月1日,王延周被编入开国大典飞行编队,成为17位驾机飞过天安门接受党和 检阅的飞行员之一。

年6月19日,人民空军在华东组建 支航空兵部队——空军第四混成旅,王延周任歼击机中队长。10月1日王延周掩护轰炸长机飞越天安门,第二次参加国庆空中阅兵式。年11月,王延周随部队参加抗美援朝。

出发时间是11月6日,王延周一直都记得这个日子。那天吃完午饭,飞行员齐集机场,16架拉—11飞机整装待发。王延周热血澎湃,这是他 次以人民空军的名义为国而战,为人民而战。

临行前,他留下了两封信,一封是《入党申请书》,一年前他就已经写好,只是感觉自己还很不够格,如今必须交给组织,因为他已经做好牺牲一切的准备。跨入13号机舱,他从上衣口袋里掏出《入党申请书》,交给地勤人员代转四团党委。

另一封信是情书,在出发前已经寄出,他告诉在北京的女友清华才女齐书云,要她等候他的立功喜报,在国内照顾好自己。

11月30日下午,空军奉命再次协同50军师进攻大、小和岛,轰炸敌指挥机构。轰炸机升空不久,便遭到美军30多架F—86战斗机偷袭,09号机被敌击中起火,宋风声驾机向敌巢冲去;梁志坚的10号机也被击中,他独自带着满舱的炸弹,向着一架F—86撞去。

王延周所在中队3号机、4号机也不幸被击中起火,周宗汉、何岳新两位战友光荣牺牲。身为长机,王延周热泪奔涌,怒火中烧,誓言一定要报此深仇大恨。在惊险的空中格斗中,他找到了两次射击目标的 机会。 次,尾随攻击敌机,射出一串炮弹,一架F—86中弹逃窜。

刚发射完,有一次机会来临,一架F—86紧随我轰炸机群之后,在上升右转弯时,闯入他的瞄准十字框光环之内。机不可失,王延周疾射炮弹,命中敌机身,火光与浓烟中,敌机一头栽向大海。凭着螺旋桨飞机跟喷气飞机搏斗,王延周击落敌机一架,击伤一架,创造了奇迹。

年春,空二师举行庆功大会,王延周荣立二等功,被评为模范双机组,并授予他的中队锦旗一面。他和2号僚机飞行员周振东的照片和空战事迹,刊登在当天《解放日报》头版上,成为不折不扣的空战英雄。他也成为既击落过日军飞机又击落过美军飞机的两位飞行员之一(另一位是邢海帆)。

载誉归来,王延周已经30多岁了,他想有一个温馨舒适的家,和女友结婚。组织上特意将齐书云从华北空军调到他所在的华东空军。年11月21日,组织上为他们办婚事,师长夏伯勋、团领导都参加了婚礼,团政委陈德埃当证婚人,33岁的王延周终于有了自己的家。

蜜月刚过,12月上旬,王延周奉命移防杭州,夫妻劳燕分飞。随后他又先后在空军九师、国家体委航空部滑翔组、河南省安阳滑翔学校工作,他们也有了孩子。

年,王延周的命运再次出现了转折点。当年,他被人诬陷通奸罪入狱;第二年5月,又被人诬陷盗窃入狱。就在审判盗窃案的法庭上,法官递给他一纸来自妻子齐书云的离婚协议书,妻子也离开了他。

王延周身陷牢狱近四载。年6月,已经41岁的他释放出狱,被遣回了老家日照。15岁离家,转战大半个中国,26年后又回到了这片养育过他的土地。声誉被人毁了,家被人拆散了,工作也没有了,他的心如死水。

活着也许还有希望,从前生活在"天上",如今跌倒在"地上"的王延周默默地生活在家乡,一切从头再来。老院落早已破烂不堪,老乡帮他搭建了一个窝棚暂时安身。不会推独轮车,磕掉两颗门牙,他忍着;不会干农活,就跟老乡们学,几年磨炼,他又成了干农活的一把好手。

他从来不跟别人讲起自己的昔日荣光,也不会在别人面前有任何牢骚和怨言,只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他才会想念远在北京的前妻和儿子,想自己过去的经历和遭遇。一干又是22年,天之骄子变成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中年汉子已经变成了发稀鬓白的农村老头。

一直到年夏良柏慧眼识破了王延周真身,这才让他再一次"复活"。夏良柏很是纳闷,问他这么多年为什么不申诉?不向组织"交代"自己的昨日功绩呢?

这个已经白发苍苍的老农民却淡然一笑,平静地说:"在这里已经习惯了!"在他的心里,从未对党和国家失去信任和忠诚,自己拼命在蓝天上与敌人战斗,并不是为了荣誉和奖赏。他更相信只要自己做的事是对的,公平和正义也许会迟到,但决不会缺席。

夏良柏被这位质朴和忠诚的沉默英雄深深感动,钦佩之余,他告诉王延周:党和国家不会让任何一个曾经为之做出贡献的人埋没的。夏良柏立即向地方、部队等各方面汇报王延周的情况,帮助落实政策。

当年底,经审定,恢复了王延周驾机起义人员待遇。第二年(年),王延周原单位赶到日照,宣布平反结论,为其办理了离休手续。

自被陷入狱27年,老人对功名利禄早已看淡,他不愿意离开生养之地,选择留在家乡,继续着平淡的生活,继续将从前的"那点事"埋藏在心中。只是他会经常抬头凝望着那片蓝天,会在心中想起昔日的战友们。

王延周"复活",党和国家没有忘记他,昔日的同学战友也没有忘记他。年,他致信徐向前元帅,很快便加入了黄埔军校同学会,成为山东省黄埔军校同学会理事;年,空军政治部给他寄去慰问信,随信还有一个镀金喷气式战斗机模型和一块写有"开国大典空中阅兵纪念"的精致石英手表……

"几十年的风风雨雨,我看到,无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场合,共产党员总是冲在最前面。这让我认识到入不入党大不一样。现在,我要求加入,一方面可以接受更多党的教育,一方面可以在有生之年为党和人民多做点事情……"

虽历经坎坷磨难,从走进解放区到赴朝参战,王延周始终没有动摇对党的坚定信仰和追求。年8月20日,他再次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次年,85岁的王延周终于了却了半个世纪的夙愿,光荣入党。这一年,王延周走进了人民大会堂,党和国家授予他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金质奖章。

此后他坚持在驻地党政机关、驻军及13所中小学校义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用一颗赤子之心,去感动年轻人为祖国奋斗。

年,王延周的大儿子齐达意(他和齐书云的儿子)将他接到北京。在北京 的日子里,破碎了50余年的家团圆了。一直都深怀愧疚的前妻齐书云在他生命的 半年里,也一直陪伴在他身旁。

年4月29日,92岁的医院病逝。直到老人去世的消息见报后,医院的医护人员才知道,这位老人竟然是参加过抗日战争和 ,并立下赫赫战功的"飞虎队员"。

生前低调,走了依然是那么低调,他告诉孩子们不要大办丧事。没有通知日照,儿子事后写了八封感谢信寄送给相关部门,因为他说:"日照当地政府部门那么照顾我,不能再麻烦他们"。没有通知战友,因为他不想让老战友为他伤心。

数十年的风雨兼程,王延周一生传奇,一生低调,但对党和国家始终保持着那份无怨无悔的、炙热的爱。正是有了王延周这样的真英雄、"老党员",我们党才有如今的百年基业,我们国家才有了如今的富强平安。

参考资料:《日照抗战风云》《一位空战老兵的非凡人生》《血鉴》《飞虎队员眼中的中国》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eixingzhao.com/fxzzp/11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