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22是苏联第一种实用的超音速轰炸机,那么它的身世究竟如何呢?

图16轰炸机是苏联历史上比较重要的机型,我们在之前的不少节目中也偶尔提到过它的整体设计,其实要比同时代的美国B47轰炸机要优秀不少,其实也正是因为B52和图95以及图16轰炸机整体的设计比较成熟而且稳重,所以经过改进之后可以一直服役下去,而且综合费用也不高。

图16轰炸机对于伊拉克和我国来说,那自然是名副其实的大杀器,但对于苏联来说,用两年就要换新的,不然怎么和美国平起平坐。早在年的时候,图波列夫就开始考虑图16的后继型号,这时候图16轰炸机已经进入量产阶段。换代机型的早期设计其实比较简单,基本上就是在图16的基础上加装两台发动机,而且两台发动机都位于机翼的根部,这也是当年比较常见的设计,比如彗星客机以及米亚4轰炸机。翼根处安装发动机的设计我们在之前说过不少,是一种比较落后的发动机布置形式,对于当时的轰炸机来说,翼下悬吊发动机可以在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尽量减少结构重量,同时还能兼顾维护保养。实际上世界第一种现代化的喷气式客机波音所使用的翼下悬吊发动机设计,正是来自波音旗下的B47轰炸机,而客机一用就用了近70年。

图波列夫这种将发动机布置在机翼根部的做法在50年代已经有些落后了,原因很简单,更换新发动机非常麻烦,一旦飞机的整体结构得以确定,那么发动机的尺寸也就被固定住,可以小,但是不能大。图波列夫内部后来倾向于另一种设计,代号为S,将两台发动机安装在机尾,但是不像战斗机那样装在机身内部,而是放在垂尾的两侧,大家可能也见过不少客机使用过这种比较类似的布局,在机尾两侧安装有两台或者4台发动机,这种设计的优势还是比较多的,比如飞机的整体气动布局非常流畅,阻力也较小,而且一旦一台发动机失效,也不会产生太大的偏航力矩,不过两个发动机的位置还是比较高,所以相比于B58这种超音速轰炸机,它的维护保养难度还是稍高一些,但不管怎么说,它已经要比之前的图16更加优秀。

年6月,图22的原型机正式首飞,而西方国家第1次见到这种飞机是在年的莫斯科航空日上。北约国家想了半天,后来给了一个眼罩的绰号,依旧算不上好听,可好歹是B开头的字母,而苏联飞行员可能觉得这架飞机比较尖锐而且速度快,所以叫做锥子。

图22的整体基本布局其实和图16有一定的关联,飞机的整体设计比较细长流畅,两片外型非常帅气的主翼位于机身下方,主起落架支柱也安装在机翼的中间位置,起飞之后可以收进机翼后缘的舱室内,很多图波列夫的飞机都是用这种设计,好处是尽可能的减少对机身的干扰,增加弹仓的容积。机翼的后掠角度为55度,并且安装有苏联飞机特色的翼刀结构,翼根处和机身圆滑过渡,其实整个图16和图22包括图22M系列轰炸机主翼设计都是非常漂亮的,相比于通扇的美国飞机来讲,真的可以称作是好看。

飞机的机头设计看起来非常霸气,机头比较尖锐,座舱的体积也比较小,而且座舱一直延伸到机身后方,看起来像一只非常大的鸟,这样设计可以减少飞机的飞行阻力,毕竟图22一诞生就是要强调超音速飞行能力,和美国的B58属于同一类型。图22的飞行员不像一般的轰炸机那样并排乘坐,它的飞行员在前,武器操作官在后面,而导航员则在下面。

这三名飞行员的布置非常有意思,飞行员的视野本来就不咋样,而且位置还很靠左,也就是说它并没有坐在飞机的正中间,后面的武器操作官基本属于铁窗泪,就两扇小窗户而已,但是他却是居中的,这两名飞行员位于上层,飞机机头下方有专门的的舱盖进入飞机。领航员位于下层最靠前,图22的弹射很有意思,三名飞行员不分贵贱全部向下弹射,非常少见。

两台发动机位于机尾,和垂直尾翼融在一起,型号是VD7系列涡喷发动机,最初机型的加力推力为千牛,而后来换装的型号则增加到了千牛。我们来参考一下以前做过节目的B58轰炸机。B58轰炸机安装了4台J79发动机,最大推力为52.9千牛,加力推力69.3千牛,从动力性上讲,图22的推力还是要比B58更大的,相应的,它的最大起飞重量也要比B58大了10吨左右,整体的尺寸也要大上不少。

图22的垂尾非常高大,使得整架轰炸机看起来非常的帅气,其实我们一直有一个观点,那就是苏联的轰炸机虽然少了一些精致,也没有同时代美军轰炸机那么先进,但是论威武程度要比美国的三驾马车更为出色,人家帅呀。

发动机喷口下方安装有苏联轰炸机特有的尾炮结构,这种火炮的型号为R23转膛机炮,最主要的安装机型就是图22轰炸机。说到这里必须得跑一下题,因为这门火炮可以说的地方太多了。

R23火炮最厉害的就是它的射速,作为一种单管火炮,它的射速居然达到了发每分钟。什么概念呢?如果来上两根炮管,那么射速基本快赶上美军的加特林机炮了,要是来上三根,都能当作近防炮了。

时至今日,R23依旧是世界发射速度最快的单管火炮,不过它可不光射速快这么简单。R23火炮的重量大约有58.5千克,长度1米5左右,炮口初速大约为米每秒。如果西方的飞机过分靠近图22,那么以这门火炮的整体威力和射速来看,是可以打到这些小飞机的,而且它还有雷达用来瞄准,由武器操作官控制这门火炮。

传统的小口径机炮,或者说直到今天全世界绝大多数机炮都使用带有锥度的有壳炮弹,而R23使用的可是现在非常火热的埋头弹药。埋头弹的优势是炮弹结构非常标准,为圆柱形,非常适合高射速火炮,这也是R23单管就能达到发高射速的原因之一。同时埋头弹的威力也更大,很适合飞机使用。

其实美国是最早提出埋头弹技术的国家,本意就是为战斗机提供更为优秀的机炮武器系统。然而美国人最早提出也最早放弃,反而是其他四个常任理事国纷纷拿出了自己的埋头弹武器,苏联就是最早真正使用埋头弹的国家,欧洲在90年代实验,我国在最近宣传外贸版的埋头弹火炮,而苏联在上世纪60年代就默不作声的安在了轰炸机不起眼的尾巴上。

苏联曾经失误的将R23的弹药出售给其他国家,以色列也意外的得到了这种弹药,但以色列人想的脑子疼都不知道是在哪里用的,早期还以为是给石勒喀河用的。

在这里告诉大家一句非常有道理的话,那就是你可以小看这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但是冷战期间的美苏都不敢小看,不要被西方的媒体和我国的某些不负责任的媒体左右自己的看法,还是要深入的去了解这些资料,才会得到最真实的结论。

你们以为这门炮就这么简单完了,那你可就太天真了。从这们火炮的技术指标来看,算是当年全世界最优秀的火炮之一。当时是是60年代,离文化大爆发的80年代还有十几年,而这时候美苏的太空大战为后世提供了数不清的素材。

苏联在70年代发射了著名的礼炮三号空间站,也叫做金刚石2号,是金刚石计划中的第二艘用于军事侦察的空间站,也是第一艘侦察型空间站。这么来说,这艘空间站可就是军用空间站了,空间站是可以被叫做飞船的,那么,军事飞船是不是也可以被称作星际战机呢?礼炮三号除了携带很多清晰度极高的照相机和摄像机外,也安装了R23机炮,原则上他有能力在轨道上利用这门机炮清除掉其他国家的重点太空设备。

苏联后来在宇航员撤离地球之后进行过试射,证明是完全可行的。而最为夸张的是,苏联最想要的可不是机炮,而是激光武器,这简直就是几十年科幻片里一直出现的激光飞船的真正原型,要知道红警2力盟军皮脆但是威力极强的光棱坦克其实是苏联这边的。以后有机会的话给大家讲讲太空大战吧,那才是美苏决战最精彩的部分。

不过这门火炮在后来被其他火炮取代,主要原因还是新技术不够成熟,可靠性不够出色,精度也不尽如人意,毕竟是一种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研制的埋头弹机炮,性能自然有限。而且西方虽然将这门称作是埋头弹,但更像是一个歪打误撞的设计,埋头弹的优势并没有被完全发挥出来,只不过苏联在武器创新能力方面是没有什么值得怀疑的,至少不是ETC们能比的。西方国家直到年才在击落的利比亚图22B型飞机残骸身上找到了这门机炮,被苏联保密了20多年!

机炮的下方是两片全动式的水平尾翼,每当飞机需要维护保养的时候,地勤人员就得爬着高高的梯子去检查火炮和雷达以及发动机,从这些人的表情就可以看出来,这可不是什么好差事。

图22在机腹设计了一个弹舱,可以携带炸弹或者核弹,当然也可以使用各种导弹,不过不要急,我们到后面再说。飞机研发成功之后虽然速度有所增加,但它的起降性能并没有之前的图16好,这主要是因为机翼的后掠角度太大,着陆速度比之前的图16高出了千米每小时,很容易就发生事故。还是那句话,苏联飞机简单皮实耐用可靠都没问题,但是一旦可以用先进来形容,那么它必将存在操作复杂,维护麻烦的缺点。

早期的图22飞行员当中都是由级别比较高的图16飞行员中选拔出来的,还记不记得前面说过,图22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副驾驶,他只有三名飞行员,而图16可是有副驾的,正常的飞行当中,不少的操作都交给副驾来执行,而到了图22一个人就得承担大量的工作,加上飞机比较复杂,这些精英图16飞行员居然难以驾驶本来用于取代图16的图22轰炸机。苏联人的解决办法很粗暴,你们这些玩双飞的人真没出息,我就找单座飞机的飞行员!这就是苏17飞行员,结果这些飞行员反倒更容易驾驶复杂的图22,是不是奇怪的知识又增加了?

不仅如此,图22别的问题也暴露出来,它的速度虽然比较快,但是作战半径和武器搭载量居然还逊色于同16,而且论维护保养性能,图22比图16差的更远。这时候一个人手里拿着玉米走了过来,他用玉米指着在场的每一个人,你说你们造这些飞机有啥用?我这边命令一发,弹道导弹马上就飞到美国摧毁资本主义,造这些没卵用的飞机想干啥?要是这位拿着玉米的人真的下了狠心,可能我们今天就没法叫做逆火行了。

由于早期图22的问题非常多,所以仅仅只建造了15架量产版的图22B型。图波列夫是一个非常识时务的人,他开始在这架飞机的基础上设计其他的型号,比如侦察版本和教练机版本。图22R就是空中侦察版本,于年开始服役,这些图22R在机头安装了受油管,可以进行空中加油。这种型号换用了动力更强的发动机,并且增加了很多侦察设备,不过依旧具备投掷核弹的能力。

飞机内部安装有导航和轰炸雷达,还有各种用于昼间和夜间拍摄的照相机。图22R曾发生过弹舱内炸弹爆炸的事故,直接把飞机炸成两半,由于飞行员和武器操作官先弹射,因此保住了性命。而最后弹射的领航员已经没有足够的高度,不幸丧生。人家F也就曾把唯一的飞行员向下弹射,你这三名都向下,一次造三个寡妇,是绝对的设计缺陷!

从前面的介绍可以看出来,这架飞机样子倒是挺不错的,但是整体的设计还是不够成熟,所以接下来有两个事情要考虑,第一就是这架飞机的后续版本,或者说取代机型,第二个就是如何将这些飞机换点儿钱。利比亚以及伊拉克和苏联的关系比较友好,所以这两个国家都装备有图22轰炸机,咱们那会要是没和苏联闹掰,不用说,我们的图16早就不用了,图22要是被我们大西安的西飞魔改,如今也该用上字母N了吧。

这两个国家因为战事比较多,所以实际表现的机会比苏联还要多,苏联仅仅在在入侵阿富汗战争当中使用过其他型号的图22,而当时执行轰炸的主力之一其实就是它的后代图22M3逆火。

图22的产量有架,放到今天来看,这个产量非常高,不过在当年轰炸机其实和现在的战斗轰炸机比较类似,像图16和B47这种轰炸机都生产了数千架,图22生产架只能证明自己确实不够优秀,其初期的轰炸机版本仅仅只有15架,各种型号的侦察机则有架左右,不过这当中居然有76架是用来攻击航母的。这就说到了图22家族的最重要目的,那就是对抗美国的航母编队。

从整体来看,图22甚至不如图16成熟,各种问题也不少,更接近一种过渡机型,承接前面的图16和后面的图22M系列。那么图22轰炸机就先说到在这里,下次就是图22M系列哦!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eixingzhao.com/fxzzp/11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