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公司教员的话说,飞行就是一个经验工种,你比别人下功夫有经验,你就比别人快一步。不用很有天赋,只要你愿意下功夫,哪怕你比别人多飞小时,那样你的技术也不会差到哪里去。(所以现在公司疯狂抓飞行作风问题。。)

飞行技术怎么提高?毕竟飞行小时数的限制摆在那里,尤其是在航校阶段更是紧张。目视阶段,教员每天就只能带学生1个小时,转场可能2个小时左右,如果你在飞机上都是在练程序,练通话,练标准转弯动作,那样,你的时间都浪费在了最基础的东西上,你的业务能力当然不会提高,因为你练的这些,A/P都会帮你做。甚至于抬头加油门,低头减油门这些也有A/T帮你做。

那么相当于你在利用宝贵的时间学习机械和系统会帮你完成的工作,而最珍贵的非正常程

序和落地,你时间就少的可怜。等你在本场起落航线把常规程序和通话都练得很熟练的时候,同行的同学早就准备转场了,你又会觉得自己不适合飞行,学的东西太慢,甚至厌飞。所以,你能做的,就是把在天上完成的经验转化为在地面上完成。正常程序,飞机系统,陆空通话的常规模板,关于各个阶段油门大概的比例,课程需要准备的东西,非正常程序的记忆项目,高度表的转换,本场起落航线的大致地标,每天出机坪滑行路线,航前准备METAR报,TAF报,NOTAM各个名称缩写符号的含义等等。当这些在地面上很容易就可以找到并且花时间就可以记住的东西你努力做到了,不论是航前讲评,还是航前准备你都能轻松应对了,这样才有时间让教员多为你讲解难点,你才能注意到每个机动动作,每个非正常程序的通病,你才能在应对教员的问题和飞行过程中出现的状况时游刃有余,才能有自信。我在法国的教员就一直强调,中国学员到了法国会很腼腆,他会认为你不自信,因为你的能力不足。但是当你对飞机的结构,飞行的项目都了然于胸的时候,自信是由内而发的。你只有给教员一种可靠的感觉,他才会认为你真正明白了他的意思,才会继续深入的和你进行交流。那么,在地面上这些知识你掌握了,怎么运用也是关键。就比如SOP,你背下了所有需要记忆的动作,怎么开车,开车后程序等等,但是你不知道那些按钮在哪里,你甚至不知道哪个是油门杆哪个是桨距杆,怎么办?这就要你找到一幅所学机型驾驶舱内部图,按照这个图上的信息,再多次完完整整的将上面的理论知识走一遍。正如庖丁解牛:如果第一条是要你不顾一切的把所有知识背过,知道这是一头牛;那么第二条就是要你把背过的知识都达到基础运用的能力,就是让你知道这头牛都能做什么,哪里是能吃的哪里不能吃。有了这两条,第三条就是去压座。在你会运用你所背下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再去压座,你就能发现教员能在保证安全,按照SOP运行的同时,有什么样的小窍门可以让飞行负荷降低,可以让整个运行训练更严谨严密。同样,你也可以看到其他人在一个阶段可能会犯什么错误。这第三条,是让你看到这头牛被别人解剖的时候,他的内部结构是什么,别人要在哪里下刀,为什么下了刀却割坏了牛肉的结构和质感。最后,是要你自己亲自实践。这就引申出了一个概念,飞行作风。从一开始航校学习阶段就养成严格按照手册程序飞行,把这些正确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的训练学习当中,这样才能做一个合格的飞行员。在此基础上,灵活的实践一下在第三条学到的技巧,看自己实不实用,实用的,保留学习,并多和教员沟通。不实用的,趁早摒弃,也可以和同学交流讨论,这样,你也在飞行过程中和课后交流里达到了复习的效果。那么节省出来的时间,当然就是教员为你开小灶的时间,或是多练习落地,或是多练习非正常程序,这样,你不就在无形之中比别人多了很多经验吗?这最后一步,就是在让你尝试自己解牛,只有把牛的结构充分了解了,也学习到了如何动刀的理论,你才能在尽可能少失败的情况下,成为真正的庖丁。就像民航大飞院一直灌输的“地面苦练,空中精飞”,如何苦练,这才是关键。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eixingzhao.com/fxzpf/6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