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飞行模拟训练市场介绍
白癜风医院有哪些 http://m.39.net/pf/a_5941764.html 国外飞行模拟训练市场分析 飞行模拟设备规模 年,FlightGlobal与CAE联合发布全球民用模拟机统计报告。据统计,截至年底,在全球58个国家和地区所运营的商用飞行模拟设备已达到台,相比年增加了82台。年全球商用飞机飞行模拟设备接近台,相比年增加50台。其中85%为FullFlightSimulator(FFS),15%为FlightTrainingDevice(FTD)。 厂商市场占比 从年和年公布数据分析:CAE模拟器依旧占据商用模拟机领域市场56%市场份额;L3CTS占据20%市场份额,FlightSafetyInternational占据10%;CAE训练中心也继续领先,占据13%的市场份额。 模拟机机型 从模拟器模拟机型分析,在Airbus,Boeing,Bombardier,Embraer,ATR,BAE,COMAC,Fokker,Antonov等22家主流机型中,波音和空客仍占80%市场。其中波音飞机占45%,空客占35%,Embraer7%,Bombardier6%,ATR3%,其他机型共计占据4%市场份额。 A型号飞机占据市场最多,共计台。BNG型号飞机次之,共计台。我国在国际市场上共有MA60,MA,ARJ21-和C四种机型。 模拟机数量市场分布 从飞行模拟设备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分布分析,北美占据35%以上,亚太地区和欧洲各占据25%左右。 国内飞行模拟训练市场分析 国外飞行模拟设备与飞机发明同时起步,起源于一战,作用于飞行训练,迄今发展近百年,目前形成近垄断的形势。主要有CAE,L3,FlightSafety、TRU、COLLINS、Indra等厂商占据着全球市场。 我国飞行模拟设备产业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从苏联引进和自主仿制飞行模拟设备用于空军飞行训练。我国模拟器研制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初,其应用经历了非持续性发展,经过近40年的技术和经验积累,形成目前的行业标准和生态。 与国外相比,我国飞行模拟技术研究起步较晚,发展基本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飞行模拟器主要以机械式为主; 第二阶段飞行模拟器采用机电技术,增强模拟功能和人在回路感觉。 第三阶段是从90年代至今。随着民航业发展,飞行训练机构迅速增加,国外飞行模拟训练设备大量引入用于飞行训练;飞行模拟训练设备鉴定团队逐步组建和鉴定法规逐渐健全;我国飞行仿真技术迅速发展,先后成功研制计算机成像、虚像视景系统和六自由度运动系统等关键分系统。市场需求和技术沉淀为研发高等级飞行模拟器产品酝酿了成熟的氛围。 第四阶段从年代后开始,国内飞行仿真和模拟器相关企业近80余家;成功研制出CCAR-LevelD级FFS全动飞行模拟器和CCAR-Level5级FTD飞行训练器;国外知名厂商和国内企业合作机制加强,关键技术逐渐掌握;行业结构健全,包括但不限于局方鉴定机构、模拟器制造商、国内外合资单位、运营单位、维护单位、航材维修机构和模拟器投融资机构。 国内飞行模拟设备 截至年9月初,我国国内通过CCAR-60部的飞行模拟训练设备(FFS和FTD)共计近台,其中全动飞行模拟机(FFS)台,飞行训练器(FTD)台。 CCAR-60level4级飞行训练器(FTD),共计4台。 CCAR-60level5级飞行训练器(FTD),共计台。其中主要以DA42、DA40和C等初教机居多。 CCAR-60levelC级全动模拟机(FFS)共计11台。分别是塞斯纳-奖状,3台;B-,2台;B-,1台;B-,1台;MA60,2台;MA,2台;。 CCAR-60levelD级全动模拟机(FFS)共计台。其中主流机型A型别77台,A型别14台,型别73台(-,7台;NG,57台;MAX,9台);B,7台;空客A,4台;中国商飞ARJ21-,3台;MA60,1台。 模拟机机型 CCAR-60levelC级全动模拟机中塞斯纳-奖状,3台;B-,2台;B-,1台;B-,1台;MA60,2台;MA,2台;CCAR-60levelD级全动模拟机中A,77台,,73台(-,7台;NG,57台;MAX,9台),A,14台,B,7台;A4台;中国商飞ARJ21-,3台;MA60,1台。 国内飞行模拟训练机构 在上个世纪,虽然我国陆海空军建立了飞行模拟训练中心,在民航系统,仅国际航空、东方航空、南方航空及民航飞行学院建立飞行模拟训练中心,共计运营20多台模拟器,进入本世纪之后,南方航空珠海翔翼航空技术有限公司和海南天羽飞行训练中心有限公司共计近百台飞行模拟训练设备,其他一些地方航空公司和民营航空公司陆续成立了飞行训练中心,如山东航空公司、海南航空公司、深圳航空公司、厦门航空公司、四川航空培训中心、吉祥航空公司、春秋航空公司等。 据统计,飞行模拟训练设备(FFS和FTD)运营人共61家单位。其中珠海翔翼航空技术有限公司、海南天羽飞行训练有限公司、东航技术应用研发中心有限公司和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培训部和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设备数量位于前列。 国内飞行模拟设备分布 国内飞行模拟设备市场占比 根据数据统计分析,CAE、L3、FlightSafety和TRU占据国内全动飞行模拟机(FFS)约90%市场份额。其中CAE公司占领60%市场份额,在国内主要业务有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中国东方航空公司、中国南方航空公司、厦门航空公司、海南航空公司、山东航空公司、春秋航空公司、东海航空公司、吉祥航空公司、九元航空公司、北京首都航空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海特集团、空中客车华欧航空培训中心、上海波音公司飞行服务公司;L3在国内主要业务有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中国东方航空公司、中国南方航空公司、海南航空公司、春秋航空公司、四川航空公司等。TRU在国内主要业务有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华夏航空公司、山东航空公司、青岛航空公司、空中客车华欧航空培训中心、上海波音公司飞行服务公司等。 自年后,随着核心仿真技术的掌握、飞行模拟训练设备法规的健全、飞行训练市场需求膨胀、国家自主可控国产化的政策促进和资方资金的投入。目前国内已成功破局,研制交付4台D级全动模拟机和4台5级飞行训练器,所研制产品逐渐受到法规和市场的认可,但高等级产品国产化程度、技术成熟度、工厂产能、市场规模覆盖度和品牌效应有待继续发展。 更多内容,推荐阅读 全动飞行模拟机引进工程介绍 运营全动飞行模拟机平衡点分析 国内外飞行模拟训练设备研制和运营介绍 我国模拟器行业发展概述 飞行模拟器发展历程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eixingzhao.com/fxzjs/8792.html
- 上一篇文章: 飞行模拟机基本信息介绍四
- 下一篇文章: 下一个十年的出行利器飞行汽车eV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