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画像丨90后机长的飞行梦
人物速写:康森,27岁,运动飞机飞行员培训基地机长。身着白色飞行制服,戴上太阳镜,踏入机舱的康森瞬间“起范儿”。儿时的飞行梦实现了,如今的康森如愿翱翔在家乡的天空。 “雪野上午好。B-70GM已检查好,请示地面起飞。” “可以起飞,70GM。” 莱芜区雪野湖畔,这是“90后”机长康森驾驶一架德国C42E运动型飞机在跑道上进行起飞前的“空地对话”。在详细核对完检查单,收到“可以起飞”的指令后,这架飞机滑翔而起,直插云霄。 有梦想,机遇就不会迟到 康森从小就有个飞行梦。 最初迷上飞行,源自他小时候的一款“模拟飞行”游戏。游戏对真实飞行中所遇到的空气动力、气象、地理环境、飞行操控系统、地面飞行引导等的逼真模拟,在康森心里埋下了飞行梦。 年,首届中国国际航空体育节在美丽的雪野湖畔举行。这次盛会上,有来自法国、英国、俄罗斯等19个国家的飞行员和运动员,特技飞机、轻型飞机、滑翔机等百余架航空器齐聚雪野湖畔。 国际性航空体育盛会在家门口举办,“航天迷”康森自然不会错过。当时还在上高一的他也到了现场,想要一睹最顶尖的航空运动表演。“当时确实感觉非常震撼,也坚定了我一定要报考飞行员的信念。” 然而正当康森对未来充满期待时,飞行员招考体检中的一项硬性规定却将他拒之门外。“眼睛必须在无手术的情况下达到不低于0.3的视力。”曾经做过视力矫正手术的康森只能放弃。 后来,康森成为了一名消防战士,工作多年,他始终怀揣着飞行梦想。 机会最终还是等来了。年1月,运动类飞机驾驶员执照考试门槛降低,运动飞行执照持有人或申请人只需要满足机动车驾驶证体检合格要求。 这一利好政策的落地,让曾经被拒之门外的康森决心大胆去实现飞行梦想。 三代人,对这片湖有着同样的爱 康森踏上了学习飞行的道路。多个飞行培训基地的学习、个小时以上的飞行经历、经过理论笔试考试和民航总局的教员实践考试,康森终于如愿拿到了飞行执照。 康森第一次在雪野上空飞行是在去年10月。高空俯瞰,云朵掩映下的雪野湖碧波宁静,在山峦环抱下呈现翡翠般的颜色。康森看到眼前的美景不禁回忆起了往事:10年前,他还是站在观众席里仰望天空的高中生;10年后,就像他曾经崇拜的飞行员一样,他也如愿翱翔在这片天空中。 去年,康森下定决心放弃了旁人眼中稳定的工作,选择从零开始,成为雪野机场运动飞机飞行员培训基地的一名机长,将梦想变成了事业。 为何要选择雪野?除了雪野天然的区位优势和飞行条件,康森还有一个情结。 康森说自己家与雪野有缘,祖孙三代分别见证了雪野湖的3个历史节点。 上世纪50年代末,雪野水库建设初期,康森的爷爷是建设者中的一员。老一辈人带着干粮推着车,靠着肩挑人扛建起了这座水库。上世纪90年代,雪野湖内渔业养殖泛滥,为保护生态环境,雪野转型发展旅游业,决定对湖里所有的养殖网箱进行清理,康森的父亲参与其中。 “我是见证雪野旅游绿色发展的一代。”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康森每次在高空俯瞰这片湖景都会感觉特别自豪。特别是带外地飞行爱好者的时候,康森也会向他们介绍雪野的旅游文化。 飞行梦,在这里启航 “这是德国C42轻型运动飞机,配有整机降落伞,能最大限度确保飞行员及飞行爱好者的安全。”康森介绍,许多像他一样曾经怀揣飞行梦的普通人在雪野实现了梦想,在这个过程中,康森成为学员们的“圆梦人”。 康森逐梦的10年也是雪野航空运动产业发展的10年。从年以来,雪野航空产业园已经从单纯的航空节举办场地逐步发展为涵盖通航产业运营、飞行培训、航空旅游、应急救援、体育休闲运动等功能的综合性服务园区,并且已经发展成为山东省最大的航空应急救援基地、山东省最大的无人机培训基地、山东省航空培训门类最齐全的综合性培训基地。“目前我们的学员主要来自济南、淄博等周边几个城市,随着学员的增加和产业集群的形成,这里的氛围将越来越好。”康森说道。 优质的生态资源成了雪野航空产业发展的基础。一方好水土,引得企业和人才纷至沓来。像康森所在的飞行员培训基地企业,目前雪野航空产业园已经引进了十余家。(记者王飞张铭)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eixingzhao.com/fxyfxz/11767.html
- 上一篇文章: 美国海军大型电子侦察机入侵我境,被空军4
- 下一篇文章: 翱翔蓝天不是梦枣庄人可家门口拿飞行驾照